
古琴原名“琴”或“七弦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弦樂器,至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在千百年的流傳過程中,古琴的演奏已經從一種技能變成一種文化蘊含的標志,古琴的角色也從演奏樂器發展成一種標志著儒雅風范的文化收藏、一種文人墨客閑情雅致的精神象征,于是古琴的收藏也定格為文人雅士對古琴所蘊含的風雅追求。

2010年9月12日,由中國古琴學會、揚州市文物局主辦,廣陵琴派史料陳列館承辦的“胡若思舊藏古琴名家演奏會”在揚州梅花嶺畔完美落幕。演奏會中的十張胡若思所藏珍稀古琴將于12月1日至6日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的北京匡時五周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中亮相。

胡若思,字遐思,號琴人,我國畫壇當代山水大家、古書畫鑒定大家。9歲入“大風堂”拜師張大千,14歲隨師東渡日本舉辦畫展即名震畫壇。曾師從廣陵琴派名家張子謙習古琴,是上海著名古琴收藏大家,一生收藏歷代古琴百張之多。胡若思藏琴以明清時期的古琴為主,唐、宋古琴僅數張,先生曾云:“千金難買斷紋琴,琴表面的斷紋,見證了其年代久遠,一般古琴五百年以上才出現斷紋。”古琴數量有限,國際琴學會確認,流傳于世的唐琴僅15張,北京故宮博物院、浙江博物館各藏若干,散落民間的寥若星辰。此次十張古琴皆為傳世珍品,包括先生多年珍藏的三張唐代古琴及四張宋代古琴,均屬世間罕見之物,同時亮相匡時秋拍,其難能可貴不言而喻。
唐朝是琴文化發展的最重要的時期之一,可以說古琴制琴技藝在唐代已發展到了鼎峰,現存的唐朝古琴無論從音質、形制還是歷史價值,皆是歷代琴器中不可多得的頂級至寶。傳世古琴,以唐琴為最珍貴之神器。
“唐·鳳勢式驚濤琴”,收錄于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胡若思畫集》中。琴長122厘米。龍池上方刻有“驚濤”、“庭堅”, 琴尾背部刻:“李子昭先生得此古琴于上海,時在乙未秋九月,蜀中亦道人修并記。”《胡若思畫集》曰:“‘驚濤’琴原為古琴家李子昭故物,李子昭為重慶人,蜀地山林派古琴名家,與九嶷派之楊宗稷,梅庵派之王賓魯,皆一時之選。李子昭善琴外,復善繪事,工山水,梅花”。庭堅為宋代書法名家黃庭堅,此琴曾是黃庭堅收藏之稀有極品,幾經滄桑后,仍為迄今世存最完美的一把唐琴,琴聲蒼古渾厚有如浪濤,琴面有金徽十三枚,配以象牙琴珍,雁足。書中注此琴為胡若思先生1953年所得,時37歲,甚是欣喜,如跋所志,故作“得琴圖”一幅,畫中人攜琴側立,頗為志得意滿。
“唐·神農式清風琴”,琴長126厘米,桐梓良材,通體蛇腹斷紋顯著,配以黃楊軫足,背有銘文“清風”、“雷威斫琴”。“清風”即為琴名,所謂:“月下瑤琴三五弄,清風生處秋水寒”。最難能可貴之處在于此琴音質高古鬆透、清越而多靈韻,輕輕觸按即得正音,隨存世千年,仍音品俱佳,實屬古琴收藏界之大幸。
“唐·蕉葉銘文琴”, 長123厘米,琴背有刻文,琴腹內中間有刻字,琴配以翠玉琴岳、金徽,為唐琴中之稀罕之物。“若思賢弟藏琴百余床,予最愛此蕉葉音韻,蒼古渾厚,鬆非唐代巨制不能至此,銘文耐人尋味,含意無窮,筆法園轉入神,為操縵家稀有之大器也——二月五日張大千”,全文摘自張大千信札。大千先生信札中雖數語寥寥,此琴難得之罕,得之之幸便呼之欲出。
宋乃唐以后制琴史上另一重要時代,上承唐代優良斫琴傳統,加以帝王公卿之重視、文人學者之喜愛,漸而形成極具代表性之時代風格。較之唐琴“體大、身圓、漆色富貴喜伏羲式”的時代風格,宋琴體形漸趨扁平狹小,至中晚期之琴多呈肩聳而狹,尤以仲尼式為然,所以又有“唐圓宋扁”之說。
“宋·仲尼式明月琴”亦收錄于《胡若思畫集》中,為奇罕稀珍之物。琴長119厘米。琴體頗扁而寬,為宋琴之代表。背刻張大千“明月”題款,為張大千先生喜愛之器,鑒為北宋間物。良材雙重面于秋月琴同一制作,所為唐圓宋扁之寶也。古青玉制岳山,焦尾,并配有明琴軫足,漆灰俱精,琴音蒼拙勁透,實為珍貴。
琴為“四藝”之首,中國傳統音樂的八音之首。“古琴音深邃蒼遠、空靈飄逸,古琴文化集儒、釋、道思想于一身。”以其特立獨行的藝術魅力、哲學意境和豐富厚重的文史底蘊,詮釋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成為中國古典音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參加“胡若思舊藏古琴名家演奏會”的琴界權威人士,無不對此十張古琴交口稱贊。中國古琴學會副會長劉善教激動道“見到如此珍貴的古琴齊聚一堂,對每一位琴人來說,都是極其幸運之事。”揚州市文物局負責人表示,自1994年廣陵琴派舉辦雅集所用皆為古琴以來,這是第一次演奏會所有琴均為年代久遠的古琴。2003年11月,古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這一殊榮使得古琴在當今又受到人們的頂禮膜拜。
北京匡時繼去年秋季和今年春季陸續推出了“太古遺音--吳景略藏古琴”專拍和“七弦遺韻—宋元明古琴”專拍,均取得了百分之百成交率,受到古琴界專業人士一致稱贊。在古琴收藏市場方興未艾的今天,北京匡時“胡若思藏古琴專場”中的數張僅存于世的珍稀古琴顯得更加彌足珍貴,一亮相勢必又是一場古琴熱潮,就讓我們一同期待這場令人振奮的古琴饕餮盛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