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浙江藏家汪先生以190萬元的價格拍得陳逸飛的一幅油畫,今年4月這幅畫以2408萬元的高價在上海拍賣會上出手。三年時間,汪先生的投資回報高達10多倍。這樣的投資收益在股市、樓市和其他投資渠道中可能有點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在藝術品投資市場卻是司空見慣。那么,“淘金”藝術品投資,你動心了嗎?
藝術品投資市場到底有多熱?看看拍賣市場就知道了。據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最新半年報統計,2010年上半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總金額達到198.97億元,僅半年就已經接近2009年全年的成交數額。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深入、股市前景尚未完全明朗的今天,藝術品市場成了中國富裕人群的另一個關注焦點。
然而,與其他投資方式不同,藝術品投資的專業性非常強,投資門檻較高。而飛速發展的科技帶來的副產品之一就是充斥于藝術品市場的那些足以以假亂真的“贗品”,如何在魚龍混雜的藝術品市場撥云見日?不妨透過國內知名畫家的視角,讓他們的經驗為我們的藝術品投資指點迷津。
視點一:投資名家名作經典即永恒
初入藝術品投資市場,投資者可能會被紛繁復雜的藝術品門類弄花了眼。僅以書畫作品為例,就有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等不同門類之分,而具體到每一門類上又有不同的分支,如油畫中有抽象畫、寫實畫,而從時間上來分又有當代、近現代等分類,由于市場在不同的時點追捧的對象不同,所以選對藝術品的種類很重要。
對于那些想憑短線炒作賺“快錢”的投資者而言,他們需要及時關注市場動向,把握不同時間內的市場熱點。而對于那些想做長期投資的投資者來說,最穩妥的方式就是投資名家的經典作品。“物以稀為貴,名家的畫由于其稀缺性,決定了它的市場表現。”當代著名油畫家周春芽表示。
藝術品拍賣市場風云變幻,在資本的炒作之下,不同門類的藝術品各領風騷數年,但名家的經典作品卻長久不衰。近幾年,境內外金融資本紛紛參與到藝術品投資市場,藝術品的行情也一路水漲船高。不論是古代還是近現代,名家作品的價格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名家的畫知名度高,接受范圍廣,易于出手,無論是從收藏的角度還是投資的角度來看,都是不錯的選擇。”著名水鄉畫大家潘鴻海表示。
視點二:掘金當代藝術“估值洼地”中的機會
名家名作市場表現固然穩定,然而其價格一般都比較高,對于很多投資者來說,投資當代藝術作品也不失為一種渠道。任何階段都需要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當代藝術家尤其是新生代藝術家,由于還沒有完全被發掘,其作品可能會存在價值洼地,投資新生代藝術家的作品也許會獲得巨額回報。
相關統計顯示, 2007年至2010年,當代藝術家作品市場穩定成長,期間有5至10倍不等的漲幅。無論從發展潛力還是當前市場表現來看,投資當代藝術作品都有不小的“誘惑”。然而投資當代藝術作品卻遠比名畫名作要復雜,對于藝術家的選擇尤為重要,因為當代藝術家的價值很難用量化的指標確定。
對此,著名寫實派畫家徐笀耀指出,畫家作品的原創性應成為重要的考量標準。另外,還要考慮藝術家的基本功,包括繪畫技巧以及對繪畫語言的掌控能力。而周春芽的觀點是:投資當代藝術,不僅要看藝術家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看藝術家的綜合素質如何。“比如說,某個藝術家的人品不好,即使他很有天賦,也不能做投資,因為人品可以影響到一個藝術家的藝術前途。”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