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藝術活動和藝術作品構成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藝術家將自身的體驗轉化成一種情感,運用一定的藝術形式、藝術技巧,通過特定的媒介加以表達,這就是藝術創作。創作不但是創造藝術產品的過程,更是藝術家的一種情感狀態下的藝術表達。影響藝術創作的因素很多,其中,藝術家創作前、創作中的情感狀態,直接影響創作活動的成敗,以及作品質量的高低。以多年的中國畫創作實踐為基礎,筆者以為,藝術家創作的情感狀態分為三種,一為激情,一為怡情,一為掘情。

薄暮云海61cm35cm
首先談激情。歷史上的偉大藝術家的傳世精品,必然飽含激情,其創作往往流傳一段佳話。例如,唐顏真卿《祭侄文稿》,是公認的書法瑰寶。顏真卿喪侄之痛,亡國之恨,悲憤之下,縱橫涂抹,其情全在字里行間,其技全在無意之中,創作出流傳千古的書法名作。激情主導的藝術創作,“情”在“藝”前。這種創作,又可分為“即興”和“重構”兩種。即興之作,情興則藝發,勢如排山倒海,一氣呵成。即興創作,對藝術家的技巧有很高的要求,甚至才情、天賦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宋代人物畫大家梁楷,所作人物多簡筆,而神完氣足,應是激情畫家的代表。筆者在中國畫創作中,時有激情之作。如2005年夏創作的小品《公園一角》。清晨散步歸來,為景所動,立刻動筆寫照,勾、勒、點、染,須臾躍然紙上,既成,欣欣然,為畫所喜?為景所樂?不知所為!

仿古山水46cm35cm-4
激情主導的創作還有另一種情況,即“重構”。所謂“重構”者,在激情驅動下,經深思熟慮,反復推敲,進而完成的作品。此類創作多鴻篇巨作,創作過程也較長,但激情始終貫穿創作的全過程。我曾有幸親睹傅抱石先生1965年創作的《茅山雄姿》真跡,作品構圖舒展,畫面視野廣闊,畫面氣勢宏大,細看山巒走勢,屋舍橋梁的安排,又極盡巧妙,節奏感非常強,讀來讓人心潮澎湃,又耐人回味,此乃激情“重構”之作。2006年,筆者赴山西河曲縣趙家溝采風。對于一個生活在南方的畫家,北方高原的雄渾、蒼茫,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回到南京,我先后創作了《高原的春天》、《夜沉沉》、《莽原》等作品。這些作品參照大量寫生和圖片,多經反復推敲構思,歷經十數遍皴、擦、勾、染方才完成。創作的過程頗為艱辛,卻飽含激情,待作品完成,如同完成一項浩大工程,成就感令人激動。回顧創作的過程,宛如夢境。

春山野逸圖52cm38cm
激情誘導往往促成藝術家“意外”收獲,激情作品最能感動藝術家自己,也往往最能打動觀眾的心靈。創造機會,游歷、采風可以直接誘發創作激情,是出好作品、經典作品的有效途徑。觀摩優秀作品也可能調動情緒,喚醒內心的創作沖動。當然,藝術家需要培養自己敏銳的感受力和豐富的情感,在適時情況下,才能迸發激情的火花。

歸廬圖(仿傅抱石山水)70cm51cm
其次,談怡情。藝術家在平和愉快的心境下的情感狀態,筆者謂之“怡情”。“怡情”是藝術家創作中最多的情感狀態 。“怡情”與“激情”如同一部戲劇的“直敘”與“高潮”, 藝術創作是藝術家生命的一部分,它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所謂生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藝術家不可能始終處于激情亢奮狀態。一壺茶或是一只煙,明窗凈幾,筆墨紙硯,在悠然自得的心情中創作,時有佳作,這就是“怡情”的結果。畫壇泰斗齊白石,其無論花鳥、山水,縱然筆墨老辣,皆能給人怡然自得的感受,此為怡情創作的代表。“怡情”創作,需要藝術家平日的思想感受和專業技能的積累。此外,創設良好舒適的創作環境,經常翻看寫生素材和圖片,與同道師友探討藝術話題,也是營造“怡情”創作氛圍的有效途徑。
最后,談談“掘情”。所謂掘情,筆者是指在平時學習過程中,臨摹古人、他人作品時,捕捉隨時迸發的創作靈感和創新意識的情感體驗過程和狀態。學習前人,不是依葫蘆畫瓢。亦步亦趨地效仿他人,沒有自己的情感投入,只會令藝術學習墜入工匠復制的境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師、名家作品,本身就是藝術家個人的審美體驗,在臨摹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加之藝術家臨摹過程中自然流露出的一系列技術習慣,以及筆、紙等工具材料的差異,綜合各方面因素,完成的作品往往與原作相近,卻又別有風貌。歷代多有名家臨摹前人的作品,而別有新意者,清初八大山人山水學董其昌,終自成體格,即為一例。藝術家要善于“掘情”,在學習中不斷體悟,在臨摹中時有創新。
以上是筆者綜合自己的創作實踐,歸納的藝術創作中的三種情感狀態。“激情”、“怡情”、“掘情”三者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相互交織在一起。藝術家的創作,是一個復雜情感支配的創造活動。激情創作中會有很多靈感迸發出來,這就需要及時把握瞬間的感受;怡情狀態下,受作品感染,也會爆發創造的沖動。無論是激情、怡情也好,掘情也罷,“情”真最為可貴。作為藝術家,把握自己的情感狀態,真情投入到創作中,就會創作出真正打動觀眾的好作品。
2010年9月于南京
鄭 健 藝 術 簡 歷
鄭 健,字元墉,男,1975年10月出生于南京。
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本科學歷。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國家三級美術師;
江蘇省國畫院、江蘇省書法研究院特聘書法家。
作品多次入展全國及省、市畫展并獲獎。
出版有《當代美術家精品集—鄭健卷》(蘇州大學出版社 2009.1)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