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阿爾貝托-賈科梅蒂1960 年的雕塑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拍出了1.043 億美元(6500 萬英鎊)的價格,打破了6 年前由畢加索的《拿煙斗的男孩》創下的1.042 億美元的單件藝術品拍賣紀錄。落槌成交后,輿論紛紛開始猜測買方是誰。第一個浮出水面的名字便是羅曼-阿布拉莫維奇,這位俄羅斯的億萬富翁兩年前曾在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上購入了賈科梅蒂的一尊女性雕塑。另一個可能的購買者是格魯吉亞礦業巨子鮑里斯-伊萬尼舍維奇,他曾在2006 年花9520 萬美元買了一幅畢加索的《朵拉與小貓》。
藝術征服金錢
今年5月,畢加索的《裸體、綠葉和半身像》在紐約佳士得拍出1.06億美元的天價,不僅刷新了今年2月由賈科梅蒂的雕塑《行走的人》創下的1.043億美元的世界紀錄,也成為全球最貴的藝術品。一個佳士得的拍賣專家尼可拉斯-霍爾(Nicholas Hall)用電話贏得了拍賣,但他拒絕透露他是為哪位顧客拍的。
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搞收藏的都是熱愛藝術、懂藝術的人或是純粹的藝術品商人,而收藏品真正的最大買家其實都集中在那些擁有巨額財富的企業家或大富之家的財富繼承者。
不久前,一年一度的世界收藏家排名公布。榜單上出現的人物,幾乎都可以同時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找到他們的名字。一方面,富豪們在商業帝國中積累的巨額財富,成為他們熱愛藝術的資本;另一方面,藝術品也成為了他們大筆財富的最終歸宿和另一張名片。今年榜單中最大亮點當屬俄羅斯前首富、石油大亨羅曼-阿布拉莫維奇的力拔頭籌。這個除了普京之外世界上最著名的俄羅斯人,在2008年才首次進入200強,但今年他一躍成為全球十大頂尖收藏家之首。
在阿布拉莫維奇進行藝術品收藏被眾人所知之前,人們只能將石油和足球與其相聯系起來。但是,阿布拉莫維奇近兩年來已經開始在藝術市場出沒,蘇富比和巴塞爾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和他創造的天價購買紀錄。從阿布拉莫維奇的做事風格就可以發現,不論怎樣,錢才是他的最終目的。如果收藏藝術品不能讓他從中得到利益,相信他是不會做賠本買賣的。
去年,文化經濟學家、美術及裝飾藝術市場專家和藝術經濟研究所的創始人克萊爾麥克安德魯博士就曾在《2007~2009年國際藝術市場:全球經濟衰退時期藝術品貿易的趨勢》中闡述了他的觀察結果:全球的富豪正在放棄購買昂貴的游艇和私人飛機,而開始樂于投資藝術品和古董,因為這些資產更具有“長期價值”。而與此同時,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世界上最重要的藝術博覽會——馬斯特里赫特藝術博覽會在10天的時間里吸引了世界各地67755名觀眾,超過130架私人飛機在此降落。
在此之前,被人們所熟知的巨富收藏家只有家身超過500億美元的微軟公司創史人比爾-蓋茨,其奢華豪宅中隨處可見的世界名畫讓人唏噓不已。其實,除了比爾-蓋茨以外,在世界各地區都隱藏著像蓋茨這樣的富豪收藏者。只要細心留意就會發現,在每年的世界重要拍賣會上,總會看到一些低調的身影,他們在藝術品交易上出手不凡。而這些巨富收藏者也因在藝術品收藏市場中的大手筆收藏而逐漸走入了人們的視野。

1.2006 年,羅納德-蘭代曾以當時創紀錄的價格1.35億美元購得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創作于1907 年的“黃金畫作”《阿德列-布洛赫- 鮑爾I》,這幅有著“奧地利的蒙娜麗莎”稱號的畫作因此被列為世界上最昂貴的畫作之一。
2. 畢加索作品《le repos》為斯蒂文-科恩收藏,他是著名對沖基金SACapital 的創始人。
3.《后臺的舞者》(Danseuses au Foyer) 艾德嘉-德加此幅畫作反映了艾德嘉-德加一生對舞蹈的濃厚興趣。今年10 月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巨匠油畫展”在北京展出。

美國畫家溫斯洛-霍默的《迷失在岸灘》 比爾-蓋茨收藏
“寶藏”引領趨勢
對于衣食無憂的富豪們來講,藝術品的收藏其實已經成為了衡量其成功與失敗的標準。
從微軟的比爾-蓋茨、保爾-艾倫到洛克菲勒家族,從俄羅斯石油大亨羅曼-阿布拉莫維奇到傳媒大亨默多克,處處都留有他們收藏藝術品的足跡,他們收藏著世界范圍內的頂級藝術品,也以自身的藝術收藏愛好影響身邊其他億萬富翁朋友。藝術品就像一個吸力巨大的磁鐵,在不斷地讓喜愛藝術品收藏的富翁身邊的朋友們向這里靠攏。
2006年6月的一個晚上,在蘇富比拍賣行,美容品帝國的繼承人羅納德-蘭代拿出108億歐元買下了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盛名之作“阿德列-布洛赫-鮑爾夫人肖像”。蘭代的解釋是,他要讓這畫成為他在紐約的“新畫廊”里的“蒙娜麗莎”。美國對沖基金會的投資經理斯蒂芬-科恩是新一代收藏家中最狂熱的一位。最近,他斥資1200萬美元購買了英國新版畫家達米安-赫斯特的一幅畫,還花了2400萬美元購了當代著名畫家安迪-沃賀的一件作品。專門為富豪們的消費出謀劃策的顧問阿比蓋爾-阿舍曾經指出:“這簡直在發瘋,他們喜歡將這些珍貴的畫像戰利品一樣懸掛在墻上。在市場上瘋狂搶購的就是這群新收藏家,他們希望來訪客人在這些藝術品前贊嘆不已,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藝術品的價值。”

《吉維尼的少女(稻草堆)》克勞德-莫內全畫構圖現代而大膽,是莫內著名的“稻草堆”系列之精彩延續。今年10 月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巨匠油畫展”在北京展出
而中國也不乏這樣的巨富收藏者,在剛剛落槌的香港蘇富比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會上,當日一只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將拍賣會現場競投氣氛推向高潮,期間一位電話競投者由3500萬港元叫價至5000萬港元,轟動一時。此后,香港收藏家張永珍與一名電話投標者由8000萬港元開始爭奪,雙方超過30口叫價后,最終張永珍以天價將此瓶收入囊中。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世界紀錄由此改寫為2.5266億港元。“中意就要買,再貴都值得。”張永珍在競投成功后說。這已是她第二次打破世界拍賣紀錄。她表示,在競投時對出價沒設心理底線,也沒想到會突破世界紀錄,只是對自己喜歡的拍品不惜代價,一如既往。
其實,從富翁們對藝術品收藏瘋狂的投入不難看出,富翁們扎堆收藏藝術品主要有幾個目的:一是其本人非常喜愛藝術品,收藏藝術品源自其對藝術的熱愛和欣賞,像比爾-蓋茨就屬于這一類。二是一些富翁認為收藏藝術品可以達到升值、盈利的目的,從而使自己的資產可以得到提升,這是大部分富翁收藏藝術品的最主要目的,畢竟錢是他們最為看重的。還有一類富翁,希望藝術品成為自己財產的一部分,能夠將藝術和文化融入到自己的家族文化當中,并得以傳承。
另外,J.P.摩根是這個群體中一個最不能被忽略的人物。他來自英國一個上流家庭,建立了美國最著名的銀行和最大的鋼鐵公司,被稱為“銀行家的銀行家”。但是,在他去世的時候,人們發現這位華爾街沙皇居然只留下了8000萬美元的財富,其他的財產到哪里去了?答案在大都會博物館,那里有整整一側的建筑物用J.P.摩根的名字命名。
藝術品本身應起到的作用就是讓收藏者欣賞和贊美藝術,并將此作為一種文化讓后人世代傳下去,但現在許多人的一些做法其實是在背離藝術的宗旨,由此看來,J.P.摩根的做法更應該為人們所稱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