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宣和書譜》上就有記載,曾經由柯九思、文征明等名家收藏的王羲之草書《平安帖》,
即將在嘉德2010年秋季拍賣會上現身,這是迄今為止可知的在民間流傳的最好的王羲之高古摹本。30年前,在校訂鑒定大家徐邦達所著《古書畫偽訛考辨》時,有一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曾經給尹光華留下深刻的印象。該帖在宋代《宣和書譜》上就有記載,曾經由柯九思、文征明等名家收藏。但對其流向下落,現在已無人知情。
今年9月,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業務人員撥通了尹光華的電話,向他描述剛剛征集到的一件王羲之草書作品。在得知作品上的幾方收藏印章及作品的大概情況之后,尹光華馬上將其與徐邦達在《古書畫偽訛考辨》中提到的那件王羲之作品聯系起來。他要求嘉德的工作人員寄來作品照片,又專程飛到作品所在地看原作。最終,他確認這就是王羲之書法臨摹的上品之作——草書《平安帖》。
“書圣”王羲之的作品被后世廣為推崇。即便在北宋時期,被視為王羲之手寫原跡的作品就已經屈指可數,1600多年之后,早已沒有存世真跡。不過歷代對于王羲之書法備加推崇,反復臨摹。當然,一般來說年代越久遠的摹本價值也越高,元明之際的一些鑒賞家,就已經把唐代宮廷的摹本等同視為真跡。碑帖專家表示,現存的唐摹王羲之帖,有《快雪時晴帖》、《遠宦帖》、《寒切帖》等共計9件15帖。宋人摹本,現在已知的約有20余種,絕大部分珍藏于博物館里
11月20日舉槌的中國嘉德2010年秋季拍賣會上,王羲之草書《平安帖》即將現身,這是迄今為止可知的在民間流傳的最好的王羲之高古摹本。《平安帖》現身并將拍賣的消息傳出后,藏家們紛紛詢價,并希望了解如果參與拍賣,準備多少資金才能將這一國寶收入囊中,甚至有人已經在問“5個億夠不夠”。日前,國家文物局已將此件《平安帖》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