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精致名表】秋拍將于12月2日于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據介紹,此次推出拍品總數超過570 件,價值逾港幣7,000萬(美元900萬)。隨著亞洲藏家日益成熟及對追求精致鐘表的熱誠,本季所揀選的精品無論在品牌、款式、出產時期上,均展現出不同層次的深度,包括為藏家至愛的世界著名鐘表品牌如愛彼、寶璣、卡地亞、百達翡麗、勞力士、雅典及江詩丹頓等,種類及價錢紛陳以應不同藏家的品味及要求。
百達翡麗的永恒魅力
創立于1845年,百達翡麗堪稱其中一間最信譽昭著,以及備受青睞的鐘表生產商。自1851年在英國水晶宮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中展示了一件重要的懷表后,百達翡麗從此嶄露頭角,引起歐洲貴族及一眾杰出人士的垂青。這間瑞士制造商本著追求完美的理念,以及對學術成就、工藝和創新的承諾,過去所制造的每一枚鐘表均享負盛名,至今其吸引力亦從未動搖。在佳士得全球的鐘表拍賣中,接近三分之一的拍品都是百達翡麗,等級由價值2,000美元的Calatravas,至價值620萬美元,無與倫比及獨特的1527型號,而且,大部份佳士得拍賣的最高拍賣價紀錄,均由百達翡麗所持有。自2005年,亞洲已超越美國,成為現代百達翡麗鐘表的最大收藏家市場。
本季的重點是市場上十分罕有的3974型號,這型號現今己成為百達翡麗三問腕表超凡力量及精采聲學表現的最佳寫照,是現代的經典(估價:港幣$4,000,000–5,500,000 / 美元$515,000–700,000)。這款制作精巧、于1989年為慶祝百達翡麗創立150周年而誕生的腕表,以非凡的467塊部件,結集了百達翡麗的微型擺陀、三問及萬年歷等大師級性能于體積相對較細小的12.5法分機芯內。相信任何腕表收藏家都會因其無與倫比的教堂鐘聲報時響聲而為之贊嘆。這個備受追捧的型號于2002年停產,成為最令人向往的現代三問表之一。根據數據顯示,此型號以鉑金生產的數量非常稀少,在過去拍賣會上岀現過的更只有3枚。
特別為紀念百達翡麗日內瓦全新廠房開幕而設的5029型號,產量僅得30枚,鉑金、粉紅金、黃金款式各占10枚(估價:港幣$3,200,000–4,500,000 / 美元$410,000–580,000)。外貌精巧優雅的5029型號,擁有微彎的表殼線條,以及挺直的螺絲鎖緊式表耳,誠然向百達翡麗的傳統設計致敬。此拍品的表殼,經由著名的表殼匠Jean-Pierre Hagmann制成,在鉸鏈式底蓋的內部,印上了其「JHP」的縮寫標記。為了制作三問報時機制,百達翡麗每每需要采用超過一百塊特制部件。而務求制作出精確的敲鐘音調和節奏,品牌亦會謹慎地從挑選制成品部份組件的合金物料,至平衡敲錘和音簧的均稱比例,均非常精細。此型號備受推崇的地方,在于從鉸鏈軍官式表殼之內,能夠發出清脆透徹的鐘聲。此拍品還制造了最佳的契機,讓收藏家獲得如此罕有和重要的百達翡麗型號珍藏。
另一焦點是于1950年投入市場的2499型號(右圖,估價:港幣$2,300,000–3,300,000 / 美元$290,000–420,000)。這款型號繼承百達翡麗傳奇之作、史上首枚萬年歷計時表1518型號,被公認為歷來其中一枚最叫人夢寐以求的腕表,毫無疑問也是鐘表制作藝術的標志性代表。在過去的35年,2499型號分成四個階段生產,總產量只有349枚,而且大部份屬于黃金表殼。平均計算每年僅有9枚產量,此型號稀有非常。
喜愛百達翡麗的藏家一定不會忽視這款源自卡地亞發行,制于1968年的1436型號雙秒追針計時碼表(估價:港幣$1,600,000–2,400,000 / 美元$205,000–310,000)。過去,百達翡麗古董手表一直較少于香港的拍賣出現,是次推出的經典型號更進一步標志著整個亞洲鐘表市場的發展。
琺瑯彩繪:畫出完美精準
本季秋拍將特別呈獻多件美輪美奐的琺瑯彩繪時計,這些時計徹底體現了精準的高級鐘表和藝術的完美結合。當中的焦點為江詩丹頓的Mercator(估價:港幣$120,000–180,000 / 美元$15,000–23,000)。此腕表是限量系列的一部份,1994年面世,用以向史上首位構思投影地圖,著名的荷蘭制圖師及人類學家Gerardus Mercator致敬。甫面世,這江詩丹頓系列的逆跳小時及分鐘顯示,以及人手繪制的琺瑯表盤,已被視為鐘表界的創新突破。每一塊Mercator腕表的表盤,均以內填琺瑯工藝一絲不茍地繪制,過程涉及在18K金上雕刻出需要填入琺瑯釉的凹槽,每一層填上的琺瑯釉,必須在溫度高達700至800度的窯爐內精心燒制。一旦完成了最后一次燒制程序,最精巧的細節便在雙筒顯微鏡輔助之下,以人手繪制而成。本拍品搭載中國十二生肖的標記,在中華文化之中,別具重要意義。相傳佛祖邀請了所有動物,跟他一起慶祝新年,為了向出席的十二種動物致意,便按到達的先后次序,以他們的名字為日后每一年的新年命名,該年出生的人,將擁有該特定動物的個性特征。
百逹翡麗擁有眾多優勢,其中的一個過人之處是琺瑯彩繪,在多年前此鐘表工坊已有生產琺瑯彩繪表盤的傳統。本季就有兩件百逹翡麗的銅鍍金掐絲琺瑯太陽能儲電座鐘(右圖)。歷來第一臺圓頂型光電時鐘大約出現于1957年,搭載一臺由電子驅動,17法分的機械機芯。那些時鐘曾在1955年的世界研討會上陳列,也在波士頓的科學博物館內展出,于當時來說,是極具革命性的。其重大價值一直延伸至現代,引伸出百達翡麗堅定不移開創與研發的承諾。這兩件拍品首次于市場上出現,其中一件由著名的琺瑯匠Madame Luce Chappaz簽署確認,畫像是以壯麗的秋色為主題的打獵琺瑯場景(估價:港幣$320,000–480,000 / 美元$40,000–60,000)。另一件座鐘上繪有近似歌劇形式的化妝舞會場景,融合音樂、舞蹈及慶典元素:豪情暢飲的小丑,彈奏吉它的音樂家,以及戴上面具嬉戲的女士。在其中一幅畫板上,刻有前綴「MFM」的簽署標記,代表曾于上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與百達翡麗合作無間的琺瑯匠Marie Francois Martin(估價:港幣$400,000–550,000 / 美元$50,000–70,000)。
GREUBEL FORSEY:抗衡地心吸力的先鋒
Robert Greubel與Stephen Forsey彼此本著追求創新技術的共同理念,共事己經接近二十年。1999年,他們開始籌備創制新一代的陀飛輪,針對改善機械腕表的走時準繩度。四年之后,他們成立Greubel Forsey品牌,憑借革新的腕表創作,清晰展示了追求創新和卓越性能的共同理想,教鐘表收藏家震撼不已。是次拍賣佳士得將呈現由這兩位天賦過人的制表匠精心創制而成的兩款鑒賞級腕表。
貴為二人首個聞名于世的基礎發明,Double Tourbillon 30° Vision搭載一臺雙陀飛輪機芯,由別具吉祥意味的128塊零件組成,更令人嘆為觀止的僅重1.17克(估價:港幣$1,400,000–2,000,000 / 美元$180,000–250,000)。腕表如此命名是因為兩個以30度角相連的陀飛輪框架,外面的陀飛輪直徑是15mm,每四分鐘自轉一次;內里較細小的陀飛輪,則以30度傾斜,每分鐘旋轉一次。如此宏偉壯麗的結構,大大彌補了地心吸力對平衡擺輪的影響。
另一件Greubel Forsey拍品為The Quadruple Tourbillon(估價:港幣$2,200,000–3,000,000 / 美元$280,000–380,000)。最令此型號引以為傲的地方,是擁有四個獨立的陀飛輪,以兩組調節器分隔,然后以一臺球形差動齒輪連接,計算出最精確的中位數,從而顯示正確時間。每組調節器包含一個平衡擺輪,擺輪置于呈30度傾斜、每分鐘旋轉一圈的第一臺陀飛輪框架之內;然后整個系統再被收納于每四分鐘旋轉一圈的第二臺陀飛輪里頭。此腕表杰作以兩臺高速轉動的發條鼓,透過球形差動齒輪將動力輸送到兩組調節器,因而提供了50小時的動力儲存。這種三維立體和多軸旋轉陀飛輪的構造和調節模式,完全是高級復雜腕表領域中的藝術結晶。
精致懷表
英女皇維多利亞于1851年的萬國博覽會中,以瑞士法郎600元購買了百達翡麗的懷表之后,自此懷表便吸引了懂得欣賞傳統制表工藝美感的收藏家的注目。本季眾多懷表拍品中,百達翡麗 881型號是當代懷表中最出類拔萃的佼佼者,彰顯了著名瑞士生產商的超凡工藝,并且結合一籃子的復雜功能:月相顯示、雙錘雙簧的三問報時和萬年歷(估價:港幣$550,000–800,000 / 美元$70,000–100,000)。
古董懷表收藏家將會被一件制作于18世紀的掛表所吸引,此掛表由倫敦的Pet Dutens設計,鍍金鑲瑪瑙幷配有châtelaine腰鏈(右圖,估價:港幣$120,000–180,000 / 美元$15,000–23,000)。使用chatelaine腰鏈起源于中世紀,在裙子上加裝一個裝飾性的掛鉤,然后掛上鐘表、錢包、頂針等日常用品。這款特別的腰鏈提供雙重用途,既可作實用配件,亦可當作裝飾品,加上漂亮的瑪瑙鑲片,以及華麗的人手雕刻鍍金細節,誠然是十八世紀腰鏈作品的最佳典范。
每一季佳士得都會呈現一系列在十九世紀專門為中國市場制造的鐘表。本季珍品為一件五部分活動人偶懷表,表上有三位丘比特愛神制作愛之箭的場景(估價:港幣$320,000–480,000 / 美元$40,000–62,000)。有史以來首個機械人偶裝置于十八世紀末在日內瓦誕生,以小型機械模仿出令人拍案叫絕的生物動態,從較簡單以活動手臂指示時間的「Bras en l'air」造型,至復雜得不可思議,例如這枚以愛之鍛煉為主題情景的作品。三位可愛的小天使,正在制造及打磨他們的愛神之箭,最左面的人偶在踏板砂輪機上揮動著他的手和腳;中央那個正在錘擊,而右面的人偶則開動風箱為猛烈的熔爐送風。這臺教人嘆為觀止的五部份機械人偶懷表,在十九世紀特地為中國市場制作。
魔法八音盒
香港佳士得今季將為藏家們呈現一系列珍罕八音盒座鐘,定必令各愛好者嘆為觀止。這一系列的珍稀作品為著名法國珠寶商Mauboussin,以及八音盒專家Reuge的精心杰作彈奏曼陀林琴的小丑機械人偶八音盒連座鐘(右圖,估價:港幣$550,000–800,000 / 美元$70,000–100,000)。創作靈感源自十七世紀,意大利即興喜劇中的一個丑角音樂家,此機械人偶座鐘鑲嵌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寶石和黃金。小丑本身以重達1.6公斤的黃金制成,其胸部鑲嵌了16克拉的鉆石、8.8克拉的綠寶石、28.6克拉的紅寶石、18.7克拉的藍寶石及珍珠貝母。小丑亦會模仿以曼陀林琴彈奏來自約克‧奧芬巴赫的歌劇時,手、腳和頭部的肢體動作。
另一件珍品來自一位非常重要的私人收藏家的珍藏,此臺鳥鳴八音盒作品由著名的Charles Bruguier制造,馳名的優良機制,側面板上的琺瑯圖案裝飾以及線雕畫,突顯了Bruguier始終如一的獨特工藝(左圖,估價:港幣$200,000–300,000 / 美元$25,000-35,000)。Charles-Abraham Bruguier于1788年誕生于日內瓦,環顧其職業生涯的早期,他全神貫注于機械人偶的創作,最初為倫敦和日內瓦多間不同生產商效力,繼而在日內瓦開設個人的工作坊。其第一部作品更被喻為所有小型鳥鳴機制作品中,最美不勝收的一員。Bruguier復制鳥鳴歌聲的技巧堪稱舉世無雙,能夠炮制出美麗及逼真的天籟之音。他的八音盒也經常交由日內瓦著名的琺瑯匠如Richter、Dufey、Procchietto等操刀修飾。直至他于1862年仙游,工作坊便由其兩位兒子繼承,后來再傳到他的孫子打理。
拍賣: 12月2日(星期四)
精致名表 上午10時及下午2時30分
預展:
香港 11月25日-12月1日 (星期四至星期三) 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6時
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大會堂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