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世界矚目的2010中國上海世界博覽會落下帷幕,但與世博相關的收藏并沒就此落幕。比如在上海世博會開幕以及開園的當天,《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每日電訊》、《解放日報》、《文匯報》、《青年報》等報刊紛紛發行的號外,就成為不少世博粉絲們追逐的對象。
作為報刊發行方在遇到重大事件或重大變故時,臨時決定出版的無期號報紙,“號外”由于發行時間不定、出版刊號靈活,加之印刷數量較少,且不按正常發行渠道送到訂戶手中,又是記載特殊史料、刊發突發事件、傳播熱點新聞的重要媒體,因此,它已成為報紙收藏的精品。
據有關史料記載,中國新聞史上最先發行號外的是上海出版的兩家英文報紙《字林西報》和《晉源報》。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后,《人民日報》刊出號外以示慶祝,這更是國人非常熟悉的實例。
近年來,隨著全國各地集報收藏隊伍日益擴大,一些“號外”及創刊號等報紙的市場價格也在迅速攀升。像1964年《人民日報》發行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號外,目前的市場價格已經達到了幾百元,而像此次《解放日報》發行的“世博開幕”號外,市場價格也達到了20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除了傳統的號外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號外,如絲綢材質、黃金材質的號外。在此次世博號外的發行中,《齊魯晚報》在5月1日推出的3D版“夢世博”號外,長140厘米,寬43厘米,采用高級銅版紙印刷,它本身就是一幅精美的畫軸。上面的圖片經過3D技術處理,在閱讀時戴上隨號外配發的3D眼鏡,就會對上海世博有一個全面立體的感覺,如臨其境,如夢如幻。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