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時五周年秋拍油雕專場精品陣容蓄勢待發
時值北京匡時成立五周年,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已初見端倪。在延續匡時精品路線理念的基礎上,各專場的重要作品也逐漸呈其風采。油畫雕塑專場繼春拍的良好勢頭,秋拍的陣容更是亮點頻出,值得期待。
當代藝術名家名作
今年當代板塊的V型反轉大勢在即,10月初在香港舉行的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上對當代藝術精品的搶奪也是市場回暖的一個明顯信號。北京匡時今年當代板塊的陣容可謂匯集耀眼明星和中堅力量。該板塊隆重推出劉野、張曉剛、方力鈞、岳敏君、周春芽等名家重要代表作以饗藏家。
此次匡時秋拍的封面作品是劉野作于2000年的《中午的蒙德里安》(90x90cm,布面丙烯),該件名作首次于拍賣亮相。該作具有典型的藝術家個人風格圖式,多次于國內外展出出版,是劉野的蒙德里安系列作品中知名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張。畫中女孩身著雙翼,手指窗外,仿佛對未來作出神奇的預示。
方力鈞2003年所作的《2003.2.1》(400×852cm,巨幅木刻套印彩色版畫)是拍賣中唯一可見之方力鈞巨幅彩色版畫,也是方力鈞展出和出版次數最多的作品之一,更是方力鈞公共收藏之最,總共八個版數,幾乎盡為美術館和頂級藏家收藏。法國蓬皮杜中心在收藏該件作品后,將之作為亞洲當代藝術廳的常年展覽作品。紐約MOMA也收藏了該件作品第八個版數,其他版數的收藏者則包括廣東省美術館、瑞士收藏家烏利·希克,柏林霍夫曼夫人、香港梁潔華基金會等。
周春芽1992年的作品《黑色的線條·紅色的人體》(200×160cm,布面油畫)是為藝術家贏得聲譽的山石系列的原型。該作曾獲得1992年廣州首屆九十年代藝術雙年展的最高獎,這件作品出版數十次,是周春芽名作中的名作。
尹朝陽2003年的《趙棒之二》(180×250cm, 布面油畫)也是其最負盛名之作,此番現身拍場,贏得眾多關注,成交價格可能突破近年尹朝陽作品成交記錄。其價格被多位市場權威視為不僅是尹朝陽的標桿,也是70后藝術家市場標桿。這件作品曾被多位批評家視為年輕一代藝術家創作之巔峰,作品中無名壯漢所具有的力量發自黑暗,直擊人心。
岳敏君作于1999年的《大煙囪》(300×150cm,油畫)是其重要代表作品之一。這件作品尺幅巨大,曾亮相拍賣市場并打破了其當時的成交記錄,重要價值不言而喻。另有張曉剛創作于2003年的《記憶與失憶系列·男孩》(70×90cm,布面油畫)等重要作品的精彩亮相。
學院經典與寫實主義
學院經典與寫實主義類的作品一直是藝術市場上的硬通貨,其穩定成長的價格,來自學院正統教育的深厚功底都是藏家所關注的重點。此次上拍的作品包括靳尚誼、陳丹青、王沂東、陳逸飛等名家代表性作品。
靳尚誼1984年的《寧靜》(59×49cm,布面油畫)是靳尚誼重要代表作,可見于各種靳尚誼畫冊,前后出版十余次,并曾亮相于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靳尚誼藝術回顧展》。結合八十年代對人體藝術的全民討論,此畫更有非凡時代意義。
王沂東創作于2004年的《紅繡球》(100×150cm,布面油畫)是藝術家中國紅系列中又一幅抒情的唯美作品,王沂東用他高超的繪畫技巧和色彩修養解決了單純的紅色表現整個畫面的難題,斜倚在床前的紅衣少女眼神靜穆,姿態優雅,莊重的情調象征著少女純潔永恒的內心世界。王沂東作品歷來受藏家追捧,他的作品多為小幅,一米五以上大畫殊為罕見。
早期油畫
在挖掘早期油畫的價值上,匡時的專業性與持之以恒的深耕使得早期油畫版塊成為匡時的亮點,同時在行業內樹立了一個標桿。此次秋拍呈現的早期油畫作品同樣精彩,關良、秦宣夫、顏文樑等名家的重要作品的亮相將為藏家帶來驚喜。
關良的《靈巖山》(64×53cm,布面油畫),是近幾年拍場出現的尺幅最大,出版最多的關良油畫名作。曾經參加過三次重要展覽,出版過五次。靈巖山位于蘇州太湖之濱,吳王夫差曾為西施在此山建造館娃宮。自明代以來,眾多畫家描繪此山,是一重要美術史母題。關良畫面顯出“平淡天真”的意境,刪繁就簡,將傳統寫意精神灌注到寫生風景中,體現出一種大巧若拙的境界和清新自如的風度。
秦宣夫創作于1984年的《拼搏》(47×75cm,布面油畫)是體現秦老晚年創作風格的重要代表作品,曾參加過三次重要畫展,并收錄于人民美術出版社和中華書畫出版社出版的秦宣夫個人畫集中。秦宣夫在78歲的高齡滿懷激情地創作了這幅作品,《拼搏》是其晚年創作風格發展至圓熟自由的高度的最精彩匯聚,可以說是秦宣夫一生最重要的作品。
八五新潮,市場罕見
本次匡時秋拍油雕專場有幸得到國內重要藏家支持,將收藏近二十年的一批八五新潮時期重要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委托于匡時上拍,這批作品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中國八五新潮現代美術運動里程碑式的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與文獻價值。
夏小萬的《生靈》(178×195cm,布面油畫)創作于1988年,是自80年代中期以來夏小萬以其悸動的靈魂形象蜚聲畫壇的代表性作品,該件作品曾經參加過九十年代初名動一時的首屆中國美術批評家提名展,并作為當年畫冊封面出版。
舒群在八五新潮時期是北方群體和理性繪畫之代表,與王廣義齊名。去年,一幅舒群的《絕對原則一》成為中國民生當代美術館開幕展的主打作品,刊于海報及請柬。此番上拍的舒群《絕對原則二》(110×100cm,布面丙烯)是迄今為止拍場所見唯一一件舒群八十年代的絕對原則系列作品。以舒群絕對原則系列為代表的觀念繪畫終結了八十年代前期的鄉土繪畫,促成了中國現代藝術的方法論轉向,是八五新潮時期最為聲名顯赫的作品。
耿建翌的《洗頭》(175×105cm,布面丙烯)是創作于八十年代的珍貴之作,耿建翌作為中國早期先鋒藝術家之一,也被視為自85新潮以來中國當代藝術活動中的獨具開拓精神的藝術家。他的理發師系列早已是美術史的經典之作,市場罕見,藏家定能慧眼識珠。
值得一提的是,這批作品均創作于1985年至1989年之間,是中國現當代美術史的里程碑和物證,從九十年代初期開始,多次出版。美術館和頂級藏家若欲構建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的完整名單,此批作品不可或缺,不容錯過。
杭州藝專大師系列
杭州藝專大師系列的作品中趙無極作于1961年的《5.12.61》最為精彩,曾出版于《趙無極-1948-1999年作品回顧展目錄》以及《趙無極》書中,并于1999年臺北參加“趙無極-1948-1999年作品回顧展”。眾所周知,趙無極作品以五六十年代的早期創作最為珍貴,這件作品在趙無極同期的作品中是尺幅最大的一張。趙無極紅色背景作品十分珍稀,為華人藏家所珍愛,拍場十余年所見趙無極紅色背景油畫不超過十件,而匡時此件尤為個中翹楚。
朱德群作于1997年的《穩重》(130×195cm,布面油畫)是該單元的精彩巨作,畫面色彩一如題名,沉穩收斂,此作曾收錄于一九九九年出版的《華裔美術選集(Ⅱ)-朱德群》一書中,并多次出現在朱德群的畫冊和著錄中,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朱德群的經典之作。
2010年北京匡時五周年秋季拍賣會將于12月1日至6日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此次油畫雕塑專場的將推出的作品已經獲得眾多藏家及業內人士的肯定,并對匡時五周年秋拍報以極大期望。相信在12月即將到來的秋季大拍上,北京匡時將不負眾望取得優異成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