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10月23日電(記者張建)“舉辦民間收藏文化博覽會,可以使我們在傳播民間收藏文化的同時,也發掘這其中巨大的收藏經濟”,“2010中國長春首屆收藏文化博覽會”組委會主任曹文慧說。
生逢盛世,收藏日漸成為都市人經濟、文化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國長春首屆“藏博會”自15日開幕以來,因“收藏文化”這一全新主題而引起各方關注。一時間,全國各地收藏人士云集北國春城探討收藏文化的發展,200余家中外客商為廣大收藏愛好者帶來了一場收藏文化盛宴。
記者了解到,前來“藏博會”尋寶的人們中間,有對收藏充滿好奇心的初涉者,也有來此探寶的收藏愛好者,更不乏為百姓答疑解惑的收藏界權威人士,而收藏文化蘊藏著的巨大收藏經濟成為收藏界專家和參展商家毫不避諱的話題。
近年來,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載體之一的收藏文化正在逐漸升溫。藝術品收藏在民間迅速興起,收藏人士遍及社會各階層,收藏品包羅萬象。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民間收藏者已有六七千萬人,而與之相應的收藏經濟也應運而生。
中國紅山文化收藏家孫智忠表示,由于國外收藏文化市場整體上比較成熟,因此每年收藏工藝品市場會創造出很多的產值,也可以帶動很多產業的發展。
孫智忠說:“隨著我國民間收藏文化的逐步升溫,預計收藏市場下蘊藏的收藏經濟在未來將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
有關資料顯示:自2004年以來,中國藝術品收藏投資年回報率為26%,文物、古玩每年升值率為20%,超過風險系數較高的股票和房地產。如此高的投資回報不僅吸引了大量的民間資本,而且吸引了金融資本的介入。
同時,國內許多銀行為貴賓客戶提供藝術品收藏投資咨詢服務,引導新的投資方向。大量資本流入收藏市場,必然會引發收藏經濟的進一步繁榮。專家預測,未來5至8年中國的藝術品收藏經濟會發生一次“井噴”。據目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來看,這個繁榮周期可能會加速到來。
中國長春首屆“藏博會”歷時十天,共設近200個展位,展出面積達8000平方米,吸引了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緬甸等十余個國家和香港、臺灣地區的展商參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