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香港蘇富比舉行的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會上,一只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經過足足45口叫價,最終被香港收藏家張永珍收入囊中,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世界紀錄由此改寫為2.5266億港元。雖然業內對這只葫蘆瓶值不值這么高的價格存在爭論,但收藏界的熱度不斷升溫已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股票市場及房地產市場的不斷調整,作為在國際上與股票、房地產并稱為三大投資市場的藝術品投資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關注。亂世藏金,盛世收藏,我國正迎來歷史上第五次收藏熱潮,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的沉淀使得我們國民對收藏具有與生俱來的興趣。同時藝術品收藏市場作為年復合增長率最高、風險性低的投資理財產品給投資者極大的信心,今年以來藝術品拍賣市場不斷出現億元以上的藝術品更是給添了一把火。
藝術品收藏市場對于行外人來講一直以來都比較神秘,本身對于藝術品來說,種類繁多,同時不同種類的藝術品又包含了不同的歷史文化沉淀在內,擅長者一般所需要通過專業的學習和長時間的實踐,所以一直以來喜好不同門類藝術品收藏愛好者形成了不同的圈子,相互之間交流、鑒賞。在這個市場中,正確的收藏心態,扎實的專業知識,良好的風險意識都很重要。近年來,藝術品收藏市場的火熱讓很多人躍躍欲試,然而我們不能只是看到這些表面賺錢的熱鬧現象,而不去深入探究為什么他們能成功賺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進軍這個市場以前,所有投資者都要先擦亮眼睛。
香港著名陶瓷收藏家,《天下收藏》欄目的人氣鑒賞嘉賓翟健民先生在談到藝術品收藏心態時說,翟健民認為,藝術品收藏和別的投資很不一樣,并不能完全當作一種投資,當然也不必過于理性而片面強調藝術品的商品屬性,它很大程度上還是要有興趣喜好作為基礎的。真正投入到這個領域的人,多數還是因為愛好藝術品,收藏的樂趣不只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投身股市,比的是看誰慧眼識“真股”,倘若你總能發現藍籌股和黑馬,鈔票就會流向你的口袋。反之,股價就會跌破你的嘴臉。古玩市場也一樣,比的是“眼力”。你的眼力好,奇貨珍品經常走進你的寶庫。反之,你會與珍品永世無緣。因此,古玩市場里到處是“撿漏”與“走眼”的故事。作為一個成功的收藏者,系統的歷史、民俗、文學、考古、工藝美術和社會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收藏需要具備“慧眼”,這種“慧眼”不是一朝一夕煉成的,而是日積月累,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經驗后才可能具備的。只有虛心學習,不恥下問,才能不斷提高鑒藏水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