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子貞”款犀牛角杯。

清早期“胡星岳”款犀牛角佛像。
5年上漲10倍多
在今年的中國藝術品春季拍賣會上,在雜項類拍賣中,犀角雕獨占鰲頭,上拍量、成交量和成交額三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犀角雕在拍賣市場上的井噴之勢在今年的秋拍中能否延續?10月17日,廣東天成興寧拍賣行將敲響廣州藝術品秋拍的第一槌,其中,清早期“胡星岳”款犀牛角佛像和明“子貞”款犀牛角杯兩件犀牛角拍品走勢,成為關注的重點。
精品犀角雕備受追捧
一直以來,人們的收藏重心都集中在瓷器、玉器、書畫等大項,犀角雕僅是小眾收藏。不過,自明清以來甚至更早,諸如犀角杯等犀角雕藝術品就已經成為古代中國上流社會,尤其是文人圈子,所熱衷的藏品。目前犀角制品已經被列入聯合國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各國海關禁止出入的品種。由于犀角雕的稀缺性,加上其本身具備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在藝術市場利好環境的助推下,犀角雕的拍賣價格出現了驚人的漲幅。2010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明末犀角雕“蘭亭序”杯和清康熙犀角雕萊菔尊,均以3986萬港元成交,創下犀角雕刻品的世界拍賣紀錄,拍賣的最高價格翻了10倍多。
美國收藏家霍滿棠在其著作《中國犀角雕刻珍賞》中指出,存世犀角雕不足4000件,精工巧絕者少之又少,且絕大部分藏于全球各知名博物館和著名收藏家手里。至于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不少號稱是犀角雕的多為贗品,資深藏家指出,這些贗品有的是合成犀角,有的是黃牛、水牛等其他動物角,沒有任何收藏價值。初涉者千萬別以為是“撿漏”而上當受騙,要收藏犀角雕還是應該去拍賣場上。
香港是高價角雕拍賣的重鎮,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前100名角雕拍賣中,39件誕生在香港,且均由香港佳士得和香港蘇富比兩大拍賣行拍出。在今年內地的春拍上,古天一上拍的明代“犀角雕一堂富貴杯”,以896萬元的成交價摘得內地角雕拍賣高價的桂冠。
粵秋拍兩拍品引關注
犀角主要產自亞洲的蘇門答臘和爪哇,另外,印度和非洲的一些國家也是重要的犀角產地。清朝時由于亞洲犀角的大量減少,清中期后,非洲犀角開始大量進入中國市場,一般由廣州進入,就地加工,稱為廣工。也就是說,廣州曾經是全國犀角雕的集散地。但遺憾的是,目前廣州還沒有哪家藝術拍賣公司進行過犀角雕專場拍賣,大多是以零星的面貌出現。2007年,廣東天成興寧拍賣行有限公司曾推出清中期犀牛角高腳杯、清中期犀牛角人物牌和清犀牛角碗,估價在2萬元-20萬元,但三件拍品同時流拍。時隔4年,廣東天成興寧拍賣行再次推出犀角雕拍品,分別是估價180萬元-250萬元的清早期“胡星岳”款犀牛角佛像和估價50萬元-80萬元的明“子貞”款犀牛角杯。據說,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張榮在看了那件清早期“胡星岳”款犀牛角佛像之后,愛不釋手,直呼“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也沒那么大、那么精細完美”。
據廣東天成興寧拍賣行的鐘總經理表示,這兩件犀角雕已經引起了本地及江浙一帶藏家的極大關注。據悉,這兩件犀角雕將在10月15-16日在廣州白天鵝賓館連同244件書畫、瓷器雜項拍品一同預展,并在10月17日正式開拍。
角雕拍賣前 5 名
排名 名稱 成交價(人民幣元) 拍賣公司 拍賣日期
1 明末犀角雕蘭亭序杯 34997080 HK佳士得 2010-05-31
2 清康熙犀角雕萊菔尊 34997080 HK佳士得 2010-05-31
3 清康熙犀角雕穆王八駿圖杯 23196760 HK佳士得 2010-05-31
4 明末清初犀角雕百子圖杯 22213400 HK佳士得 2010-05-31
5 明十六世紀末犀角雕雙li海棠形杯 11405600 HK蘇富比 2005-10-23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