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單反愛老電影機鏡頭
拿著動輒價值數萬元單反相機的攝影發燒友很常見,不過,也有一群人并不喜歡最新式的“長槍短炮”,偏偏喜歡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的老的電影機鏡頭,花高價從世界各地淘來各式古董級電影鏡頭,費盡心思將其修復,再千辛萬苦地將其裝在一臺現代的數碼相機上,用這樣一臺“四不像”照相機去拍照。
這些另類發燒友說:“現代的相機鏡頭如同機械化養出的雞,而用老電影鏡頭拍出的照片,那滋味就如同自然放養的土雞,滋味醇香,讓人回味無窮。”
老鏡頭裝上新機身
前天晚上,記者走進豪賢路一家照相機維修店,如同走進一家老電影機鏡頭的博物館。發燒友蔣杰從背包中拿出一堆相機,機身要么是全新的佳能,要么是尼康數碼相機,但每臺相機上的鏡頭卻油漆駁落,劃痕明顯,歲月的滄桑感撲面而來。
主人老李不太善于言辭,但鑒賞起老電影機的鏡頭來卻是大師級人物,他告訴記者:“蔣杰帶來的是美國BHCO16MM電影鏡頭,上世紀50年代的,這是瑞士8MM鏡頭,差不多也是50年代的。別看它們看起來貌不驚人,但拍出的照片卻比那些長槍短炮拍出的東西好多了。”
老李的工作臺凌亂不堪,不過他要找哪個鏡頭都不會出錯。“這是上世紀二十年代法國的Angénieux電影鏡頭,這些英國的COKE,法國的KINOPTIK,德國的施奈德,英國的KEIN……它們都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古董了。”老李如數家珍。
“現在不少發燒友都像蔣杰那樣,照相機身是現在常見的數碼相機,而鏡頭卻是貨真價實拍電影的電影機的鏡頭,每個鏡頭都拍過電影的。”
修理古董費盡心思
老電影鏡頭能不能用?這可不一定。因為長時間塵封,有的鏡頭可能長了霉,有的零件可能壞掉了。老李是維修專家,一般人搞不掂的鏡頭都會在他手下“重生”。
“很難修,因為都是古董,沒有圖紙,完全靠經驗一步一步來拆解,生怕拆下來就裝不上去。”修復一個老古董電影鏡頭短則一個月,復雜的幾個月都完不成一個。
最貴鏡頭值十萬美元
老李告訴記者,老鏡頭拍出的照片效果之所以不一樣,是因為老鏡頭與新鏡頭的設計原理有所不一樣。老鏡頭能吸收全部光線,而現代數碼相機的新鏡頭對光線是有所選擇的,因此在色彩層次方面有折扣。就是為了追求這種與眾不同的感覺,這些另類的發燒友可是費盡心思。
蔣杰告訴記者,買這些鏡頭可是費盡周折。很多鏡頭來頭不小,有的是歐洲國家王室以前專用的,鏡頭上還有皇家專用的字樣,而美國造的鏡頭,說不定還在好萊塢拍攝過哪部大片呢。
這些老鏡頭身價不菲,蔣杰說,他的一個鏡頭就值300美元,老李說,他庫房里有一個鏡頭,價格高達十萬美元,一般的鏡頭基本上都要600~1000美元。
老鏡頭拍照與眾不同
蔣杰告訴記者,他第一次用電影鏡頭拍照片,發現拍出的照片確實與眾不同,層次感極強。而且即使放大幾十倍,都非常清楚,從此就如同中了毒一樣愛上老電影鏡頭。
見記者一臉茫然,蔣杰用上世紀50年代美國的BHCO16MM電影鏡頭給記者拍了一張照片,試拍的結果果然令人興奮,層次感非常清楚,拍人像有種奶油融化般的效果,旁邊的葉子綠油油的讓人忍不住伸手去摸。
老李告訴記者,這就是老鏡頭的獨特魅力!這是現今尼康、佳能數碼一族所無法享受到的。打個比方,現代的相機如同機械化養雞,總覺得味道差了那么一點,而用老電影鏡頭拍出的照片,那滋味就如同土雞,滋味醇香,讓人回味無窮。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