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國畫) 黃 胄
黃胄先生離開我們已有十二個春秋,今天我們在緬懷大師的同時,沿著他的人生軌跡再一次學習他的藝術思想,倍感交集。
黃胄先生是建國以來專以反映現實生活及民族風情為主建樹頗豐的現實主義畫家。他的作品畫風質樸、寫實功底扎實深厚,農牧漁兵、家禽生畜、整個華夏大地東西南北民族風情盡在他的筆下栩栩如生地表現得淋漓盡致,乃是中國當代美術史上極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
黃胄走過的路是師自然之造化中得心源,特別是人物畫須完成大量寫生。早在三十年代,先是由中國繪畫大師徐悲鴻、劉海粟等先生堅持不懈的努力倡導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藝術指導思想,抵制了來自社會上的多種嘲諷、誹謗和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思想意識的束縛,大膽地將西方寫生繪畫教程中的模特請進了當時美術院校的課堂,將西洋繪畫與中國傳統繪畫自然天成的結合起來巧妙地融為一體,更新了中國的造形藝術,頓時一掃明清人物畫的清冷瀟索的陳舊氣氛。在中國繪畫史上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當時美術院校又為以后的中國畫壇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中國人物畫家,而這個時候正處在青年時期的黃胄耳濡目染了當時的美術時空,正是因為種種原因使他沒能進入美術院校學習,恰恰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作品很快在中國畫壇形成了自己的格性化的語言、肢體語言與彩墨的相互滲化,線條毫無拘泥的縱放及豐富多變的構圖等方面都在畫壇產生了強烈的震憾,黃胄的成功就在于他長期扎根深入生活去千錘百煉,以至于他每日揮酒10刀紙之多,每天速寫近百幅,晝夜勤奮通宵達旦才逐慚形成一整套盡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
如果黃胄當時按步就班地考入美術院校學習,然后畢業分配就業,則黃胄就不是今天我們所討論的黃胄了,黃胄繪畫藝術將會是另一碼事了。隨著改革浪潮的洶涌澎湃,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人物畫相繼出現了幾位表現少數民族風情的好作品的畫家,使人們感到這些作品應該是沿著黃胄的繪畫道路駛過來的,并且對黃胄都做過仔細的研究,從畫面看上去既扎實又輕松、既放縱又不松馳、既嚴謹又不拘束,大體筆墨淋漓酣暢小處又精微神妙,這幾位畫家之間既有共性又極具鮮明的個性。使人們意識到黃胄繪畫藝術體系已日趨形成,并在中國畫壇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其中有代表性的畫家有馮遠、馬泉藝、劉大為、杜滋齡、史國良等一支實力勁旅,還有像劉國輝、石齊等較有影響的早期作品,都足以證實了這支勁旅不同凡響的藝術表現力。
上述畫家們絲毫不存在刻意追求黃胄的繪畫形式,而是信手拈來,縱橫隨意,潑酒自如,人物動物豐富厚重的肢體語言,他們對社會對歷史都非常負責任。時代也局限了黃胄,使他過早地離開了我們,然而他的作品和藝術創作思想將永遠載入中國的繪畫史冊。長江后浪推前浪,后來者居上是時代的必然規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