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十幾年的拍賣,無論書法還是文房都沒有做一個單獨的或者說很受重視的一個類別來拍賣,比如說書法都是放在現代書畫里邊、近現代書畫、古代書畫里面,文房都放在雜項里邊,過去的瓷雜,我們平常所說瓷雜,除了瓷器以外其它的東西都算作雜項,包括玉器、漆器,其它的各種竹、木、牙、角這些都算作雜項,包括佛像也是雜項,既然把他們都歸為雜項,就說明過去并沒有把它們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來看待,統稱是雜項。
可能大概有那么幾年的時間,首先一個是書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很多公司,包括我們在內,多次推出書法專場。我們的書法專場可能是堅持得比較久的,在整個行業里邊做得相對來說還算是比較好的,我們從06年到今天在每一次拍賣都有書法專場,而且不同題材的,無論是古代還是近現代。現在很多公司都在努力地推書法專場,整個書法的價格和四年、五年以前比,有了一個比較大的變化,盡管這個價格現在變化很大,但是我們認為和繪畫價格的相差還是有蠻大的差距。
我覺得大家還是有一種心理,就是覺得“好字不如爛畫”對人思想的影響。
再有一點,我覺得書法的欣賞比起繪畫的欣賞來說門檻兒相對高一點。你說一幅楷書大家都認識,草書、篆書大多數人不認識,有一些行草不是很難辨認的東西,對于普通的沒有專業知識的人來說,可能也不認識。
再有一個情況,書法是一種抽象的美,是需要一個人整體的學養和他對書法藝術的認識,還是有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高的一個標準,就是什么字好,什么字壞,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欣賞的。打一個比方,我們看一張字,專業的人看一件作品說這件字真好,可能大部分非專業的人都覺得這個字寫得這么難看,你怎么還說它好?這個欣賞相對來說可能是有一個難度的,繪畫相對來說更直觀,更具象,畫的是山,是水,畫的是人物,比如長大千畫一個工筆的人物,畫得細,畫得漂亮,誰看都覺得漂亮,誰看都覺得畫得精細,這個大家的看法很容易一致,書法可能就相對來說難一點。
從這方面講,書法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市場培育空間。
而文房類拍品,這些年比較受到關注或者說價格漲幅比較高,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很多有一定文化品味的買家參與這個市場。
另外,一些過去收藏書畫的人,因為書畫畢竟漲幅比較大,為了回避風險,將目光放在相對價格比較低的文房上來。文房類的東西越來越被人關注,我認為這是一個市場欣賞品味提高的表現,是市場往健康的方向發展。因為它本身價格不高,如果文房價格本身就很高也很困難,畢竟可能是具有一定欣賞品味的人,大多數又不是很有錢的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