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善最樂,為國儲才”慈善義捐義賣活動9月26日舉行

廖靜文女士與徐悲鴻作品《立馬圖》
“今天是我一生不會忘記的日子”徐悲鴻遺孀,已經88歲高齡的廖靜文女士曾在首屆“為善最樂,為國儲才”慈善活動義捐義賣新聞發布會上感言,“希望在今年可以做一些回報社會的工作”。她所指的就是,創辦廖靜文基金及將為基金籌集資金的首屆“為善最樂,為國儲才”慈善義捐義賣活動。該拍賣將于9月26日在世紀華天大酒店舉行。
此次活動以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為宗旨,愛心助學,為國儲才。拍賣會將對包含徐悲鴻1936年創作的《立馬圖》在內的國內知名書畫家的100多幅作品進行拍賣,拍賣所得款項,將嚴格按照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資金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并專項用于資助在京的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對于創辦廖靜文基金的初衷,廖靜文曾在該活動新聞發布會上做了如下發言:
“今天是我一生不會忘記的日子,我已經88歲,希望在今年可以做一些回報社會的工作。悲鴻去世的時候,我才30歲,徐慶平7歲,徐芳芳6歲。也是最痛苦艱難的歲月。
是在人民和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才得以度過。雖然已經88歲,我仍每天堅持去徐悲鴻紀念館上班,由此覺得徐仍然在身邊。我感到,從艱難走到幸福的晚年,是國家和人民政府對悲鴻藝術的尊敬---建立紀念館能使悲鴻的藝術讓更多的人了解,也是在不斷地追求徐悲鴻未盡的事業我才能走到現在。
今天,慶平已經64歲,芳芳已經63歲,回顧一生,我必須努力工作,回報社會。除在徐悲鴻紀念館工作外,還應該回報社會更多,所以才想到幫助有才華卻生活貧困的大學生,以回報社會。也是一個愿望。感謝大家能幫助實現這個愿望,向大家再次表示感謝。”
對于此次慈善拍賣選擇《立馬圖》的原因,徐慶平解釋道,該作品創作源于杜甫詩意,但作品所表達的不是詩,也不是馬,而是借馬來說作者自己。此馬表現的角度是畫馬最難的角度,代表了徐悲鴻繪畫創作的水平。
另外,徐慶平表示,此次義拍作品水平之高和參加人員學術地位之重要也是一個特點,這在近年舉行的各種義拍中也很少見。其中不少是徐悲鴻的弟子,如馮法祀等。也包含,具有相當社會威望的藝術家馮遠、侯一民、歐陽中石、潘公凱、劉大為、王明明、楊先讓、楊曉陽等人作品。其中,多幅精心創作的寫實油畫也頗為難得。他表示,徐悲鴻在教育上的心血,要遠大于在繪畫上的心血。為善最樂,為國儲才,也是徐悲鴻用盡一生所追求的。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廖靜文基金將資助,貧困山區,沒有依靠,作為紅十字“春蕾計劃”對象并考上大學的貧困學子。或全國各地到北京深造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尋求資助的方式,可由在校大學學生會自行自薦,造冊,統計到紅十字基金會,經過審核后,實施統一資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