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在上海藝博會現場,恒源祥香山畫院邀請了內業著名專家、學者及媒體從業人員為香山畫院把脈。會上參與者積極響應、踴躍發言,通過與各類藝術機構的比較,并根據香山畫院的自身條件,為其今后學術發展指明了道路與方向。
居安思變
背景資料:
恒源祥香山畫院的前身為上海香山畫院,成立于2004年3月。已故著名藝術大師程十發先生曾擔任畫院首任終身名譽院長,毛國倫擔任院長,陳明擔任畫院董事長兼執行院長,接受民革上海市委的政治領導,為民革相關的文化工作服務。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學術自由的建院方針,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的學術方向,以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是一所從事藝術創作和學術研究的專業畫院。
2009年5月,恒源祥集團與原香山畫院聯姻,現更名為恒源祥香山畫院。當代著名國畫大師陳佩秋先生擔任畫院名譽院長,著名畫家毛國倫、恒源祥集團董事長劉瑞旗分別任畫院院長,陳明任畫院執行院長。重組后的恒源祥香山畫院,真誠邀請社會各界朋友與我們進行合作和交流,為將恒源祥香山畫院建成中國著名的品牌畫院而努力。
一開場,主持會議的香山畫院負責人陳明先生就明確表示:香山畫院目前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雖然,有了許多的贊譽,但更應該居安思危,用更高的目標來要求自己。特別是在針對自身發展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今后學術發展的方向,需要一場大的變革,所以,利用藝博會期間,邀請社會部分專家學者把脈,建言獻策,廣泛聽取批評。
各方探革
隨后,上海市美術協會副主席朱國榮表示:作為藝術家來說,要有自己的個人藝術目標追求,要有探索創新意識和精神,只要堅持創新,就一定會在不同層面上有所突破。畫家的個人風格和藝術成就是因為堅持突破常規的東西才能取得的,是不懈追求與探索的結果。香山畫院作為專業畫院,要做大量的工作來影響、促進畫師觀念和繪畫能力的進步,但在學術上是不能規定什么的。今后要注重學術創新,注重各種文化的多元并重,倡導畫師不但要研究古人的文化,還要研究外國的文化,更加要研究現代的文化,還要思考未來的文化,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才能使畫家開闊眼界,與時俱進。
著名畫家何曦表達了希望恒源祥香山畫院辦展的時候要展示最好的東西,在展示最好的東西時,不要無意識地又因展示不好的東西去抵消其學術水準,給人以負面形象。
上海大劇院畫廊總裁俞景璐博士則用親身經歷,告知與會者,當下美國正在反思其當代藝術被金錢綁架的現實情況。市場在影響藝術,藝術的本質變味了,市場在抹殺藝術的本質。而作為藝術從業人員不能參與這種事。現在許多收藏者認知藝術品只是以金錢品判藝術價值,不去關注藝術的本質。藝評家、文化經紀人應以責任和良知去推動藝術的發展,而非成為引導市場抹殺藝術本質的幫兇,更不能用金錢去捆綁畫家的藝術原創動力和精神,不能助推學術的腐敗。而今天的討論是香山畫院的文化發展方向戰略定位,也是同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香山畫院今天重視并組織大家討論這個問題,其實是為了更好地盡社會責任,也是我們同業人員的理想。并建議香山畫院在堅持文化創新的前提下,可以保持文化多元化共存。
同在專業畫院工作的上海書畫院負責人樂震文感同身受:上海書畫院與香山畫院其實都面臨同樣的問題。作為一個畫院,有不同文化層次和觀念的畫家,這是普遍存在的工作難題。但畫院一定要有一個鮮明的學術觀點和旗幟,要有一批勇于探索創新的畫師群體聚合在一起。香山畫院有畫院和美術館,可以分別以不同的學術品牌和機制去開展不同的學術活動。
資深媒體人林明杰表示:人類為什么要有藝術?藝術的本質到底是什么?這是永遠的爭論和探索的話題。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有一個清晰的答案,藝術的發展才會有方向,才能避免將一個專業的畫院辦成類同“業余書畫社”。我這里并非是在非議“業余書畫社”。他們也在承擔弘揚文化藝術的現實社會責任,但這和專業畫院所承擔的歷史社會責任是不同的。應該是各司其職,否則就是降低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過去有些畫家在世時很火,但現在的作品無人問津,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的藝術沒有符合時代的發展,沒有歷史的價值,所以,被時代的進步淘汰是合理的。歷史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可能和機遇,我們要善于發現具有創新精神的畫家,要發現那些目前尚不被主流權威機構平臺認可并重視的具有創新精神的畫家。莫奈等畫家甚至進不了當時的代表學術權威機構的藝術沙龍,非常不被他們看好接受。
當前,在國家倡導文化體制改革,倡導思想解放的歷史機遇到來之際,要順勢行舟,就是抓住歷史機遇,我們一定要弄清歷史需求什么。藝術是應該走在人類歷史文化前面的。我們祖先在巖石上畫動物時,當時的先民觀眾一定是很吃驚的,在沒有出現文字的時代,這推動了歷史的進程,推動了文字演化的進程。
我們現在看傳統的東西,其剛產生于所屬時代時,其實也是很另類和“當代”的。藝術是人類想象力的實驗室,我們現在缺乏的就是文化藝術的想象創造力。香山畫院不應該變成缺乏藝術想象力的機構,應該走在歷史的學術進步之前列,因為已有許多有利的條件。我們要學習老藝術家晚年變法的精神,齊白石、朱紀瞻都是70歲始在求變。我們要學習他們那種不斷承擔,至死不放棄對藝術探索創新的精神,始終堅持自我否定、自我反省的思維方式,承擔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同為香山畫院負責人毛國倫表示:畫院也有自己的機制、藝術觀點,大家所提出的藝術觀點好像畫院現在還是難以企及。香山畫院不是國家畫院,所以可以更靈活、活躍,國家畫院有時要創作國家指定的題材。國家畫院畫師的水平也是高低不齊的,香山畫院也是一樣,水平也高低不齊,應該按照樂震文的想法,逐步提升,明確發展目標。談到中國畫的改革,即對中國畫革命性的改變,現在在美術館展出的崔如琢的畫展,他講到中國畫的基因還是老祖宗的傳統。程十發先生講中國畫的傳統就是用筆,我最近看中國畫院的花鳥畫展,我只關注筆頭好的畫家的作品。我最近看得多的是吳昌碩的作品,吳昌碩是一位不得了的大師,傳統的根底是不能放棄的。俞老師談到的要借鑒古今中外,把虛擬世界變成真實世界,有些傳統的東西是不要去干預和干擾的。要尊重別人的意愿,用一種寬容的心態,不要相互指責。現在有些年輕人缺少傳統的東西,其實要尊重傳統,要有筆頭。中國人不能離開這種基因。新的思維觀念可以改變中國畫的面貌,但是傳統功夫一定要有。沒有筆墨,中國畫就變了。要傳統創新同時并舉,適應現代的社會。觀點要明確,志向要遠大,一步步走下去,改變香山畫院的未來發展。
最后,香山畫院負責人陳明總結:香山畫院這次請業內人士座談,有許多同事也不理解,認為畫院現在發展得很好,在文化圈內贊譽不斷,為什么要“自己討罵”。還要經媒體發表出去,這豈非是在自我否定成績?其實,從藝博會各國參展的藝術品的發展趨勢中,香山畫院感受到了差距。這種差距不是純繪畫技術層面上的,而是文化上的差距,甚至是一種代差,是一支軍隊機械化與信息化的代差。我們不要簡單的以中國文化的觀念,甚至是落后的中國文化觀念去看、去評外國文化藝術的發展,我們要學一下海派藝術的創始先輩洋為中用的精神,學一下林則徐睜眼看世界。
人類社會發展文明的進步是有共性規律的,盡管有個性化形態不同。外國的藝術也是建立在高度文明文化發展之基礎上的。我想這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必然會去考慮深層次的東西。我們今天的社會剛剛小康,物質性決定了我們更多地關注現實,考慮問題普遍現實,是看著地上的思維,存在決定意識,這是哲學。所以,我們香山畫院如果還僅僅以現有的少數老畫師的成就和確實了不起的筆墨技巧來作為審視、審美將來藝術的唯一標尺,那是不對的,那是文化上的偏視和文化層面上的落后。我們崇尚傳統,應該是崇尚前人的尊重歷史,繼承傳統態度,但更偉大的是發揚光大的精神,而不是以古人的文化價值觀,以古人生活時代的文化審美來審視今天的文化。
程十發先生今天是被大家公認的大師,但正因為他的創新個性,他在早年的繪畫、書法風格完全不符合純舊傳統審美標準,沒少被非議。黃賓虹當時也沒被少罵,莫奈、梵高莫不如此。所以,創新是要挨罵的,但會是在昨天;不創新也會挨罵,但將是在明天和后天。
前人說:筆墨當隨時代,這筆墨不僅僅是指技術層面上的東西,更是指一種文化和思想。只有有了與時俱進的文化思想和價值觀藝術觀,你的筆墨才能當隨時代的去因為表現新事物而產生新的筆墨技法。繪畫技法的產生一定是相伴內容的,任何朝代的畫家你只要畫別人沒有畫過的東西,或以不同的文化觀念去表現相同事物,只要是真正的藝術家,都會產生自己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技法形式。
我們的未來,一定是建立在未來文化的基礎上的,不繼承學習前人的傳統,我們沒有昨天,我們不掌握今天的文化,我們沒有今天,我們不研究明天的文化,就沒有什么明天。
當然,我們倡導創新,并不排斥傳統,我們推崇是有創新精神的畫家,但我們也尊重堅持研學古人的畫家,關注支持熱愛現實題材的畫家,畫院的學術路線是鮮明的,一定是朝前看的。但畫院組織路線是寬容的,各類畫師都有社會存在價值,都會給歷史留下財富,只不過是主流與支流,紅花與綠葉的關系。就像考古學和現代科學都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學科,只是分工不同,責任不同。
但有一點,畫院決不參與以市場去綁架藝術家,抹殺藝術本質的活動。畫院董事會對畫院的要求為,一、是追求先進的文化;二、是創建符合時代要求的經營管理模式;三、是尊重藝術愛好者群體的根本利益。
最后,我要說的是,我們會畫今天的夕陽美景,但更愛畫明天的旭日東升。
后記
筆者認為,在此以經濟效益為導向的藝術市場中,恒源祥香山畫院能居安思危,展開這樣的討論是十分可貴的。
其實,在上海地區乃至全國范圍,香山畫院作為專業畫院,有程十發、陳佩秋等知名人士歷任院長,又有恒源祥這樣的大型集團支持,并在業內享受很高的聲譽,無論學界有何爭論、市場如何波動,香山畫院都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從容面對,笑看風云。但在與陳院長的短暫接觸中,筆者清晰的感受到一種緊迫的時代使命感。相信通過一系列的探討與實踐后,恒源祥香山畫院將成為中國一流的專業畫院,并完成這個時代交付給它的歷史使命。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