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與佳士得攜手,將于9月12日在佳士得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共同推出“轉思寫實主義——中國當代藝術展”,展出共計17位活躍于當代中國藝術前沿的優秀中青年藝術家的代表作,成都當代藝術新生代人物韋嘉便是受邀藝術家之一。記者調查發現,作為當代藝術重鎮,成都歷來不乏當代藝術重量級人物,上世紀80年代的“傷痕美術”催生出了何多苓、周春芽這樣的一線藝術家;而現在成都一批“70、80后”藝術家正在被藏家和業界認可,成為當代藝術市場的中堅力量。今日讓記者為你揭開當代藝術“第二代”的神秘面紗。
8位“第二代”
作品突破百萬元
經過金融危機的沉寂,出生于1970、1980年代的一批藝術家的作品在2009年上半年集體爆發,嶄露頭角,很多作品的價格開始翻番增長,甚至也出現一畫難求的現象。根據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瀚海、上海泓盛、佳士得、蘇富比等各大拍行的拍賣記錄統計,自2006年以來,已有8位出生于1970年代的藝術家的67件作品成交額突破百萬元。業內專家坦言,如果把他們放置于中國當代藝術的大背景下,這樣的拍賣業績并不突出,甚至成交額的總和也抵不上一幅頂級當代名畫,但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是,這一代中國年輕藝術家已集體浮出水面。
致力于發掘和培養新藝術家的北京偏鋒新藝術空間負責人王新友認為,新生代藝術家是中國當代藝術形成市場以來的“第二代”藝術家群體。他們是由中國的美學選擇和資金支持的新藝術群體。他說:“正切合了人們所說,當代藝術的話語權已逐漸回到我們自己手中。”業內專家直言,“年輕的藝術”不僅代表年齡,更意味著新的創造力。在他們的作品中充滿個人意識的創造力。
本土當代藝術
“第二代”實力突出
出生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新生代藝術家被稱為“青春殘酷繪畫”和“卡通一代”。王新友告訴記者,已經得到普遍認可并具備一定商業號召力的新生代藝術家,在中國目前已有50多位,其中以熊宇、韋嘉、李果、曾樸等藝術家組成的成都藝術陣營實力最為突出。據了解,熊宇出道較早,早期作品人物很多是大大的眼睛,空洞、盲目,表現了剛剛走向社會時的精神狀態。近年以煉鋼工人、農場工人、司機等勞動者的形象居多,加深了對理想和現實的思考。在2008年上海泓盛春季拍賣會上,《安靜的流逝Ⅰ》以95.2萬元成交,目前的作品行情一路看漲。韋嘉的作品則充滿著一種莫名的“傷害”情緒。韋嘉的表現手法開始是平平的,后來是色彩斑斕,但藏家認可了他這種對“傷害”的表達。在2008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韋嘉的油畫《我還很年輕,失敗不算什么》以74萬港元成交,版畫作品《不許動》也在中國嘉德春拍中以4.7萬元成交。
未來5年 “第二代”
有望出現500萬元作品
有意思的是,中國當代藝術界有一個“30歲現象”:方力鈞、劉煒、毛燕、劉小東、岳敏君、周春芽等主流畫家在30歲左右創作的作品,現在價格依然很高。在30歲左右,藝術家的創作能力、創作激情都達到了一個很好的狀態,而現在的“70后”一代恰恰也處在了這樣一個黃金創作期。業內人士分析,雖然“70、80后”的新生代藝術家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中堅力量,但不會像上一代畫家那樣火爆。越來越趨于理性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將給年輕藝術家上位的機會。中國已經是世界藝術品交易的三大中心之一,雄厚的購買實力將讓“70、80后”一代成為當代藝術市場的重要板塊。
當然,藝術家和市場的彼此認同都需要時間。張曉剛等藝術家被市場認識用了10年,說明市場的滯后性,它需要至少10年來檢驗藝術家藝術創作的可靠性。資深藝術經紀人張明勁預測,未來5年將會是“70、80后”藝術家的“市場黃金期”。他指出,“60后”藝術家的黃金時代已經沉淀,經典作品再流通的幾率很小,重返高點的難度較大。但市場需要新的方向和交易品種,新生代藝術家處于漸進性成長的狀態,正好可以滿足市場需求。“5年后市場上出現超過500萬的‘70后’藝術家作品也并不稀奇。”他說道。
“第二代”出現大家
指日可待
長江后浪推前浪,業內專家認為,目前新生代藝術家已成為國內外比較關注的群體,必定會產生有影響力的藝術家。現在國內的藝術平臺和環境條件足以成為他們的戰場,年輕藝術家是按照西方的畫廊制度進行運作,沒有太多泡沫,作品與市場密切接軌,拍賣市場的暢通性也保障了市場與國際接軌。畫廊機制和市場操作的規范性、國際化為藝術家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助推器。在新生代藝術家中出現大家指日可待。
延伸閱讀
新生代作品成為新藏家的敲門磚
拍賣場是藝術家精品的展示秀場之一,藏家以追星捧月的態勢等待和追捧佳作。談及拍賣市場對新生代市場的評價,蘇富比拍賣中國東南亞區董事及當代亞洲藝術部主管林家如坦言,2010年后的市場逐步回歸理性。很多藏家把目標轉向年輕藝術家。便宜的單價對新進收藏家無疑是很好的敲門磚,未來性和增值空間令人期待。
談到今年的秋拍,她表示,作為二級市場的拍賣市場對新生代畫家的作品充滿了強烈的需求,這是新生代藝術家作品上拍的原因。拍賣公司會對市場的需求、藝術家的發展、畫廊對藝術家的規劃等綜合因素做詳細地分析和評估。隨著收藏家群體的年輕化,林家如表示,拍賣名單也會年輕化。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