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廣東省博物館獲悉,省博新館(俗稱“月光寶盒”)將公開拍賣門票廣告冠名權。而且門票擬細分為普通票、兒童票、嘉賓票、外賓票四種,以便于門票廣告冠名企業篩選。據悉,門票冠名權公益拍賣活動在國內博物館界尚無先例。
起拍底價為100萬元
省博是廣東省唯一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現藏文物、標本16萬多件。新館總建筑面積66980平方米,總投資8.84億元,展覽分為歷史館、自然館、藝術館和臨展館四大區域,以廣東歷史文化、藝術、自然為三大主要陳列方向,充分展示嶺南文化的獨特個性和發展歷程。新館自今年5月18日開館以來,觀眾參觀熱情高漲,截至8月31日,共接待觀眾80萬人次,日均超過9000人次。預計今年10月到2011年底,觀眾人數將超過200萬人次。
據省博開發部主任陳宣中介紹,拍賣的門票廣告實行獨家冠名,每年拍賣一次。今年是首次,計劃10月上旬進行,拍賣使用期限為2011年度(簽約日至2011年12月31日),標底為100萬元,“我們會進行前期摸底,看市場反應,合作伙伴不難找,關鍵是最終的價格要達到雙方的預期”。據了解,中標者將可以自行設計門票的廣告版面,但設計時要結合博物館是公益性事業單位的特殊情況,最終設計方案須經廣東省博物館審核后確定。陳宣中主任表示,對合作的對象,該館也考慮設立一個“門檻”,形象正面、信譽好、知名度高的企業是優先考慮的對象,“煙草、醫藥企業等不會考慮,這和文博單位的形象不符合,會讓觀眾反感”。
將來省博門票要分四種
目前,省博實行“免費不免票”,觀眾須憑票入場。陳宣中表示,從商業角度出發,門票作為廣告載體具備唯一性,門票印制的參觀指南等實用信息,也使得其具有收藏價值。目前省博觀眾來源廣泛,以政府機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員工、珠三角旅游者為主,將來門票擬分為普通票、兒童票、嘉賓票、外賓票四種,“有助于門票廣告冠名企業篩選”。
門票冠名,對文博單位而言,是否有“創收”的嫌疑,會不會成為“小金庫”?陳宣中稱,國家目前鼓勵“以文補文”,門票冠名權拍賣所得的收益,將按有關財政規定管理,成為文化經費補償。
據了解,門票冠名權公益拍賣活動在國內博物館界尚無先例。對此,有關人士表示,此次拍賣門票冠名權,是省博適應免費開放新形勢、實現體制機制創新的一項新舉措,“希望以公益事業單位的強大影響力和社會關注度提升門票廣告的附加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