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缺乏一種自發的藝術氣息。
這并非空穴來風。事實上,國人在藝術上的注目對比于在經濟上的注目遠不可同日而語。我們對于藝術品的討論,甚至有關的報道,往往只局限于“這幅作品在某時某地的拍賣會上又創新高”,最多引申到“這樣的舉措對于藝術品市場會有更有利的影響”,“更多的人會關注藝術品市場”一類。對于這幅藝術品本身的藝術性,我們絕少分析,更不會去花時間弄明白。因為,這與經濟無關。
對于藝術市場,雖然我們一直在努力培育,然而受限于主客觀兩方面的條件,當前的藝術市場成長仍舊十分緩慢。
從客觀來說,我國當前尚未達到全民“藝術”的程度。中國近些年來的發展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難以想象的。然而盡管GDP總量在高速增長,人均GDP仍然落后。在這種情況下,藝術消費仍然只能被放在可望而難及的位置。
從主觀來說,當前人們藝術修養仍然有待提高。有關藝術欣賞的教育以及培養藝術細胞的活動寥寥無幾,即使有組織參加藝術館、博物館的活動也大多是走馬觀花。大眾對于藝術的了解仍然有限。一直以來,中國并不缺少藝術大家,缺少的卻是培育藝術發展的土壤。
由此看來,中國藝術市場想要迎接真正的繁榮,仍有待時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