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 特邀精品巡回展(廣州站)舉行
“自在一品 古意仙風”第15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特邀精品巡回展(廣州站)昨日起至本月15日在廣州自在堂舉行。此次作品展是15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在珠三角舉辦的第十場巡展,該展覽主要展出新派古意人物畫家劉藝東的代表作。展覽前夕,本報記者采訪了這位極力推崇中國文人畫的山東籍畫家。
不贊成用西畫方法畫中國畫
記著:您的畫被業界定義為“新派文人畫”,你如何解讀自己的這種風格
劉藝東:無論“新派”、“舊派”都要秉承中國傳統文人畫的精、氣、神,中國畫最基本的語言就是線條,縱觀唐宋元明清的經典畫作,都能體味出線條運用的力道和韻味,文人畫一定要講究線條。我的風格是線條簡約,作品注重詩、書、畫、印的結合。同時,我的作品也是我個人生活追求的反映,輕松、自在。畫就是要賞心悅目,悅人悅己。所謂“新派文人畫”無外乎結合了自己的理解和創新,我們知道傳統的中國畫分工筆和寫意,而我的風格則是半工半寫意。
記者:現在很多繪畫者愿意嘗試中西結合的繪畫方式,例如用中國水墨展現出西洋畫的質感,或者用油彩來展現傳統的中國山水,營造中國寫意畫的意境,您如何看待他們的這種嘗試?
劉藝東:我個人不贊成這種“串了味”的表達,尤其是用西畫的方法來畫中國畫,因為這就失去了幾千年來中國畫代代相傳的精髓、意境和味道。
部分學院派畫家不夠專注
記者:您的這種風格與學院派似乎有很大差異。
劉藝東:嗯,是的。我是以師徒傳承的方式學習繪畫的,與學院派不同。通常學院里的學生都在模仿老師,所以現在很多新近作品都有很強的模仿當代畫家的痕跡。例如畫人物,經常見到用淡墨將人物勾勒出來,然后再用濃墨來調色畫面色彩,這不像國畫了,倒像是速寫。很多學院里走出來的人,我認為他們只想著盡快要結果,不夠專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