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扎克說過金錢讓人庸俗,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錢是卑鄙和欺騙的惡魔,被英國人與蒙田并列的大作家查爾斯·蘭姆的話更是讓每一個很“現實”的人難以認同:“金錢是能讓我們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區的一份護照;同時,它也能為我們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東西。”
雖然很多前人論到金錢給人帶來的影響都是負面的,然而,在當今這個社會,人們還是無法輕看錢,收藏圈的人更知道,錢對于收藏這個行當有多重要!
收藏書畫的朋友更是對誰的畫值錢如數家珍,要問當今畫壇誰的畫價最高?很多人都會想到一位剛剛過世的畫家——吳冠中。作為一個俗人的我甚至想過,吳冠中哪里是在畫畫啊,簡直就是在畫錢啊!但稀奇的是,一些名氣和水平遠不及吳冠中的畫家門口,總有一大堆提著錢等著買畫的人,但卻沒有聽說有誰帶著大把的鈔票去等候在吳冠中家門口買過畫?不是因為太貴買不起,而是吳冠中實在是一個怪人,他的畫就算撕了也未必肯賣給你。
吳冠中先生雖然是當代畫壇畫價最高的畫家,但他居停簡樸,不像一些畫家在世界各地購筑豪閣別院。他認為他的畫價只是心電圖,作品的好壞是否優秀還需要歷史的考驗。他質樸的話語和生活作風凸顯了他對人生意蘊深厚的哲理思考,美在生活,舍棄個體悅美大眾。
年近90歲高齡,眼見自己作品在拍賣市場行情越來越高,吳冠中卻一反常態將大量作品捐贈給了國內外各大公立美術館。他自己清醒地感覺到:自己的作品,越是下一代的越理解。所以他的作品要流傳給后世人,就要留在美術館里,而不是落在大款和商販手中。
對于吳冠中的生活的簡樸,在美術圈有很多傳說,流傳較廣的是,吳冠中經常在樓下類似擺地攤的剃頭發的老師傅那剃頭發,在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的印象中,吳老更是長年一雙運動鞋。“吳老物質生活追求是低點,藝術創作是高點,”范迪安的一句話正好鮮明地道出了吳冠中的個性。
作家周國平說的好:“金錢的好處便是使人免于貧困……在提供積極的享受方面,金錢的作用極其有限。人生最美好的享受,包括創造、沉思、藝術欣賞、愛情、親情等等,都非金錢所能買到。原因很簡單,所有這類享受皆依賴于心靈的能力,而心靈的能力是與錢包的鼓癟毫不相干的。”
的確,在這個世界上,并非所有的東西都是非用錢才能買得到的,而且有了錢也不是什么都能買得到。古人云:“終日奔忙只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世人總覺得缺錢,往往不是因為真的需要錢,而是日益澎漲的貪心所至。
仔細想想,其實很多好東西都不要錢,和暖的陽光不要錢,貴如油的春雨也不要錢,真正的親情、友誼也不要錢,愛對了人,做對了事,走對了路,幸福也可以不要錢——回顧這輝煌的金色人間,沉浮著多少哀喜莫測的容顏,他們的幸福與錢有關嗎?
我想,吳冠中先生一定是幸福的,因為使他幸福的東西別人無法剝奪,在他沒有錢甚至缺少自由的日子里,對藝術和人民的愛仍然可以使他過得快樂而充實,而在世人以大量的名利追捧他時,吳冠中先生的心也可淡然處之,不為所動。
以世人的標準,吳冠中一定是個不簡單的人,但在我看來吳冠中先生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人。如同古時的君子,坦蕩而簡樸,如同一條未被污染的小溪,清澈見底。
世間已無吳冠中,我想每一個懷念他的,理由都各不相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