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方傳承有序的宋代澄泥硯,是清代揚州名門望族舊藏。唐大書法家柳公權在其著述中稱:“澄泥硯同端、歙、洮石硯并稱為四大名硯。”同其他名硯不同的是,澄泥硯是唯一不以天然石材為料,乃精選澄積細泥燒制而成的陶質硯。澄泥硯因質細而不滑,性堅而不燥,撫之如嬰膚,叩之若金石,研之似發油,觀之甚靈幼、刻之如堅石,深得歷代文人墨客偏愛。
澄泥硯第二個不同于他硯的特點,是不以產地命名,其主產地基本在北方,如河南古虢州、相州、山西絳州、澤州、汾州、山東泗水一帶,其中以山西絳州所產澄泥制硯最負盛名。
此硯乃絳州古澄泥材質,形如瓦當,是以中國最原始的西周素面瓦當為藍本,大器渾脫,古意盎然,質樸無華,妙趣天成。所謂瓦當,民間俗稱瓦頭瓦片,是我國建筑構件之一。唐宋時期文人雅士常喜以古代瓦當磨作硯者,一時竟成硯林大雅,民國期間曾任大總統的徐世昌最喜收集唐宋古瓦當硯,數量可觀,被世人稱為海內第一家。
該硯背銘有“伯昂”題名,“此宋澄泥制而為硯,細潤發墨強于端歙諸石,用者自知其妙。”“乾隆壬午秋仲識于小紅鵝館。”伯昂是清中期教育家,書畫家姚元之字,其號薦青,安徽桐城人,嘉慶十年(1805)中進士,歷任禮、工、兵、戶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職。其長于書法、擅書畫、工筆,行草甚佳,尤善白描,此硯銘書法遒勁俊雅是其真跡無疑。觀其銘推論此硯曾被姚元之使用過,因其感觸故題名,名評佳硯更增添人文和史料價值。
此硯現為原主之后所藏,近日亮相,被揚州雙博館副館長蔡云峰和副研究員周長源驚呼贊嘆為難得之品,市價為數萬元之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