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術界的印象中,四川美院的油畫不大講究學院派技法。卡通式和艷俗類畫法幾乎成了川美油畫的招牌。有了這個鮮明背景的襯托,李強揉合中西繪畫風格的典雅作品,仿佛是從地下室冒出來一般,顯得很不協調。他似乎想證明川美油畫以致中國當代油畫的另一面。這種不入時尚的作風,既緣于認識,也緣于性格。
李強作品
李強同我是棋友,他在圍棋網比賽曾升到4段。其人其畫如同棋風,不張揚,不尚華麗,行棋嚴謹,有板有眼。自開局至中盤,感覺平淡、消極、忍讓,但卻走得厚實均衡。到了收官了斷的階段,厚實均衡的作風便處處顯示出力量。同樣,他的油畫,從構圖、造型到色調,即使是畫失火的森林,畫面效果也不火氣。正因為如此,在熱衷于制作視覺炸彈的當代中國美術界,李強取材平易、取景平實、構圖平穩、情調文雅的作品,肯定不會引起強烈關注。
不過時尚總會過時。看膩了當代油畫膚淺草率的風尚,面對李強含蓄而優雅的近作,不免會產生陌生感。李強近期畫的幾組花卉蟲魚,好像是寫實,其實是表現。西畫中的這類題材主要用于寫生,通常是瓶花與標本,總之都是死東西,插著、擺著、掛著,除了技法炫目之外,往往了無生趣,索然無味。國畫中的這類題材主要用于寫意,諸如四君子圖、三友圖等等,搞成了千篇一律的套子,一代一代地重復,毫無新鮮感和陌生感可言。美其名曰意境,其實都是人云亦云的陳詞濫調。即便是徐渭的杰作《雜花圖卷》,盡管畫得無比瀟灑痛快,但卻少了畫外的意趣。比較而言,李強的花卉不僅畫得雅致而又痛快,同時也含有言外之意。所謂言外之意,是指他的花卉不單單是畫花,而是畫花的境遇。比如他畫的牡丹,被稱為富貴花,其中的姚黃和魏紫分別指代帝王和丞相,同封建等級制度掛鉤,從唐代以來一直受到器重。當代中國評選國花,呼聲最高的便是牡丹,凌駕春蘭夏荷秋菊冬梅之上。牡丹是財富的象征,財富成了當代中國人追求的主要目標甚至唯一目標。為了快速致富,國人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使得近三十年的中國世相與心相變得暗淡沉重。因而牡丹入畫,很容易流于世俗。李強筆下的牡丹花,剔除了俗氣,畫得沉郁,畫出了牡丹現狀在畫家筆下形成的心象,在格調上是對當代油畫艷俗風氣的反撥。
李強把中國花鳥寫意畫的造型特征、留白方式和流暢筆法運用到畫面,同時具有經典油畫渾厚華滋的韻味。寫意畫一般用一色墨畫成,比較單純。李強的畫色彩豐富、筆趣多樣而又不失單純。這需要嫻熟的控制技巧。李強的畫適合看原作,然而當今不是看原作的時代而是看印刷品和網絡圖片的時代。這批畫如果壓縮成小圖片,筆觸就會消失;畫面色彩的灰調子又會使整體效果打折。我于是主張他將畫面局部以超常的尺度放大、反置,以便縮小后仍能看出大效果。他說這正是他最初的構思,只是必須經過現階段的鋪墊才不會顯得突兀。這同他講究秩序、不走險招的棋風形成了呼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