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天的收藏市場上,早期出品的古董表因受到眾多鐘表收藏愛好者的追捧而價格不菲,一些有眼光的鐘表收藏者把注意力紛紛投向了價格相對較低的中古表上。中古表的概念源自日本,它不是新表,也不是普通的二手表,它是指生產于二十世紀20~70年代之間的世界各地的名牌機械表,包括手表和懷表。中古表的收藏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1985年,美國上層社會的一些名流手上忽然戴上了二戰以前的老表,并且這股風潮很快席卷了全球。一些有眼光的收藏投資者開始關注并且迅速加入到中古表的收藏行列中來,中古表漸漸成為收藏界的新寵。從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中古表收藏熱開始風靡全球,并成為一種時尚。而現在的中古表的集藏圈子已擴大了許多,一些價廉物美的中古表頻頻出現于各地的拍賣會之中。中古表收藏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極具投資價值。目前,二十世紀30~50年代之間出品的古舊世界名牌機械表,如法國的卡地亞、瑞士的愛彼、美國的愛爾琴以及百達翡麗、江詩丹頓、積家、浪琴、勞力士等,已成為各國中古表收藏家所追逐的對象。還有一些特殊品牌的中古表也值得收藏,如梅花、歐米茄等。這些品牌大都是上個世紀30年代起在東亞尤其是在中國市場起家的,目前在我國民間還有一定的存世量,世界各地的中古表收藏家經常會來中國尋覓貨源。有滬上舊鐘表市場標準鐘之稱的上海市陜西南路祥生古舊鐘表店近期傳出信息:如今世界知名品牌的中古表十分走俏,不少品種是有多少銷多少,好多品種每每斷檔。
除了那些國際知名品牌外,上世紀50至60年代生產的手表升勢也不小,現已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古表市場特點,如前蘇聯制造的基洛夫牌手表。我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自行研制生產的天津“五一”牌手表和上海華成牌手表,以及第一代的上海牌手表也初現升值潛力,還有“文革”初期生產的寶石花、瓊花、延安、鉆石、海鷗和紅旗等品牌手表,因其售價不高,也吸引了眾多港臺地區和國內的中古表收藏者的目光。
我國每年都會于春、秋兩季在京、津、滬、穗等主要城市舉辦藝術品拍賣會,拍賣會上也時有中古表露面。前些年,北京曾拍出一對“伯爵鉆石情侶表”,當時僅以底價8萬元成交,香港中古表收藏迷驚呼“該成交價格實在太低了”。由此可見,真、精、新的中古表在我國收藏市場中仍然有著巨大的升值空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