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新園和深圳收藏愛好者分享收藏經驗
8月19日下午,由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深圳商報《文化廣場》聯手打造的大型公益文化活動“盛世收藏”在羅湖創意文化廣場隆重啟動,上百位文物收藏愛好者,深圳市文博機構的專家學者,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長、我國古陶瓷研究泰斗劉新園、聞名海內外的鑒藏機構——香港“敏求精舍”主席葛師科等著名研究者和藏家出席了下午的啟動儀式。
“盛世收藏”活動個個出彩
“盛世收藏”昨日起步,它將開展哪些活動?深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任志錄說,這個系列活動是在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深圳商報《文化廣場》聯手推出的免費文物收藏鑒定會的基礎上,新增添了“收藏鑒賞講堂”、“收藏沙龍”以及“精品收藏展”三項系列活動,目的是努力打造一個能長期引導深圳市民良好收藏行為的大型公益文化活動平臺。“盛世收藏”活動將每月分別安排一場“收藏沙龍”、“文物鑒定”、“鑒賞講堂”,并于年底前舉辦“精品收藏展”。
任志錄說,我們推出的4項活動將是個個精彩的。面向市民的免費文物鑒定,將長年持續下去,因為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而鑒賞講堂,則邀請以深、港、滬為主的資深收藏家、學問家、鑒定家講授有關鑒別、欣賞的知識,達到指導收藏、引領收藏的目的;至于收藏沙龍,我們將定期邀請一些和收藏有關的高品位學者,大家匯聚一堂,講文物、說歷史、談掌故、論鑒藏,精彩的觀點、視點將通過深圳商報《文化廣場》向社會傳播開來;最后,我們或薈萃國內藏家的精品,或精選深圳市民的高品位文物,每年至少搞一次展覽,讓市民從中研摩學習,又可收到引領示范和鼓舞激勵的效果。
古代文物的搜集者
啟動儀式后便是“收藏鑒賞講堂”,主講專家就是專程來深的劉新園,他是中國古陶瓷學研究的泰斗,著述甚豐,現任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上海復旦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南昌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其享譽海外學術界,1983以來曾在美、英、德、日等國做學術講座數十次。
劉新園講述了自己豐富的收藏經歷,對聽眾是很好的啟迪。他總結說,文物收藏群體中大抵有三種人,一種人是下午買的文物,明天上午就想出手賣出錢來,他們不是藏家;一種人有實力、有眼力、有理解力,是大藏家,拿古代皇上來說,有李后主、宋徽宗、清乾隆帝等,此外還有一些步其后塵的收藏兼研究者;最后一種人,也許有眼力、理解力,但沒有什么財力,他們應該是古代文化的搜集者,這些人買到東西,是拿來做研究用的,不賣的,如果說是藏家,也就是小藏家,我也許歸于第三種,是個小藏家。我常常通過實物、畫作、文獻的比對和研究,深入地理解了古代的文化。我希望我們的收藏者,都應該是研究者,至少成為古代文物的搜集者,那么我們的收藏就有意義了。
演講得到了聽眾的共鳴,有聽眾提問:如果一件東西,不同的專家有不同的說法,我該怎么辦?劉新園巧妙地回答說,“那就相信科學吧,科學對一個東西的檢驗只有一個結論,那就不妨將你的瓷器做‘熱釋光’的檢驗,熱釋光實驗會告訴你正確的答案”。此外,劉新園又回答了觀眾其他關于瓷器知識方面的問題。
“盛世收藏”基礎雄厚
“盛世收藏”系列活動的協辦者是深圳收藏協會和閃雋藝術中心。深圳收藏協會副會長楊思明介紹說,我們收藏協會由前年的60人,現在發展到近300人,僅僅是今年,我們就搞了書畫展和銅鏡展,9月份則將做珠三角區域個人收藏文物精品展,預計會大有可觀,我們的隊伍和事業正不斷發展壯大。這個系列活動的開展,我想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收藏協會會員們在著名專家們的引領下,會有更加長足的進步。
閃雋藝術中心作為協辦單位,為這個系列活動無償提供場地,董事長閃雋女士說,我們公司這個場地取名為“創意文化廣場”,共占地15600平方米,現在拿出寬闊的空間贊助這樣大型的公益文化活動,因為我們一方面作為企業要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我們看好“盛世收藏系列活動”,目前是在用“藝術無價的價值贏利模式”開展自己的工作,自信前景是廣闊的,文化事業將大有可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