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氏相機博物館
“為了這6天的成功,我們付出了一個月心血。”隊員金嘉蕾說,杭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博物館行業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然而,在眾多公辦博物館的光環下,一些民辦博物館生存狀況岌岌可危。
不久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向心力”小分隊一行10人,實地走訪杭州8家民辦博物館,并出臺一份民辦博物館生存報告。
【現狀調查】
后繼無人,老人撐起一片天
比起公辦博物館,民辦博物館相對冷清,管理人員也是屈指可數,有些民辦博物館里只有館長一人看門。
杭州高氏相機博物館,一直癡癡堅守著的68歲的館長高繼生。這些年,他每天帶著午飯往返于家中的陳列部和位于拱北的鑒定部,風雨無阻。
高繼生說,這些年其他省市也有人發出邀請,希望他連人帶著700臺珍貴的古董相機一起搬過去,但他始終堅守在杭州。對于相機,他有一種近乎癡狂的熱愛,一個人包攬館內大小事務:接待參觀者、免費鑒定相機等。光是維護相機,他說每年至少投入10萬元。
要守好博物館,一人力量遠遠不夠。年歲已高的高繼生說,他最多堅持到70歲。到那時,杭州高氏相機博物館又將何去何從?
館址偏僻,展館像個小車間
找到民辦博物館,得費盡心思——它們都藏在鬧市區或郊區。民辦博物館的地理位置偏僻,也制約著自身發展。
以高氏相機博物館為例,現設在拱北小區內。開館17年,700臺相機一共搬了9次家,最近幾年才搬到拱北,高額租金、相機運輸是個浩大工程。
同樣,東方圓木博物館也在一條狹長的弄堂里,大院里那道卷簾門常被忽略。其實,這扇門后就是胡興法師傅的博物館。那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原木世界,館內包含生活類、生產類、裝飾類等各種圓木制品共600多件。
每件藏品整齊陳列,并附有詳細解說——這對于部分民辦博物館來說簡直是一種奢侈。“這里更像一個小車間,很多藏品不得不疊放在一起,沒法一件件展出。”這是胡師傅最大的遺憾。
資金不足,“另辟蹊徑”吸金
走訪中,隊員們還發現,創立民辦博物館是一項長期投資,創辦時的投入只是一部分,后期維護需要很大一筆錢,這也嚴重困擾著館主們。
位于塘棲鎮水北街的香雪海藝術館,由呂幼綱個人籌建,占地3畝,投資約500萬元,2007年對外開放。該館主要展示書畫藏品、明清家具以及文房用品,并組織書畫文化活動。館內現有各類藏品2000余件,其中不乏珍品。
呂館長說,最初開辦這個藝術館是為了愛好,但每年博物館維護需20萬元,這讓他不得不“另辟蹊徑”吸金。明年水北街開發后,他希望在館外走廊辦一個畫廊,并在館內與人合作開一家茶館,吸引更多游客,“這也是無奈之舉,以營業手段支持博物館的發展并非初衷。”
【原因分析】
生存現狀尷尬主因:
缺少政策扶持、經營理念不清
民辦博物館解釋:來自于民間、成長于民間、服務于民間,由社會力量利用非國有文物、標本、資料等資產依法設立,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
民辦博物館多是專題類,涉及歷史文物、珠算、動物標本、古典家具等多個門類,恰好對公辦博物館是有益補充。民辦博物館藏品多有地域性,也有益當地文化繁榮。
“向心力”小分隊總結認為,民辦博物館名分缺失、辦館者理念偏差、政府扶持不夠等原因,造成了其目前的生存尷尬。
在國外,民營博物館占主體地位,國內情況正好相反。目前,被走訪的民辦博物館多數連基本“溫飽”都沒解決,面臨著場地限制、經費緊缺等一系列問題,很多館主缺少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
民辦博物館內部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博物館大多自給自足,沒有一個健全的體系維護合法權益。藏品的管理尚未規范。此外,由于文物資產作為抵押物無法評估,因此民辦博物館也很難獲得貸款,更好發展。
相對國有博物館,民辦博物館在運作方式上更為靈活自由。然而這種“自由”卻衍生出很多問題。調查顯示,目前民間投資興建博物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公益考慮,把自己多年的收藏與人共享;經濟考慮,達到以收藏養收藏的良性循環;企業辦館希望借此完善企業形象等。盡管出發點不同,但缺少明確的辦館理念和指導思想。
當然,有的民辦博物館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則。比如皮影博物館就在中國美院里——由藝術院校出資建立,并向公眾收取2元的門票費。而眼鏡博物館則依托于一家企業注資,博物館樓下是企業的眼鏡店,樓上是展廳。
【大家說法】
陳安琪(實踐隊員)
正如杭州天石微雕藝術館館主馮耀忠所說:“民辦博物館需要政府支持,但不能注重盈利,比經濟數據更大的是社會價值。”我認為,民辦博物館是民間收藏的巨大力量,有些藏品的唯一性,許多公辦博物館無法企及。
楊東方(杭州收藏家協會秘書長)
改革開放這么多年,收藏家已有一定積累,現在是展示的最好時機。但靠他們個人力量確實存在很大困難:第一,民辦博物館是提供公共教育的場所,應該在意識上明確其地位和意義,這一點還沒實現;第二,政府還沒有完整的一套政策來扶持民辦博物館,土地和資金是主要問題;第三,政府對于民辦博物館缺少一定的組織、管理和引導。
其實,民辦博物館也會對旅游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如果再多設一些民辦博物館,如西湖邊、繁華街區,必定又會成為杭州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陳益女(中國江南水鄉博物館副館長)
我們也剛開始著手民辦博物館,年內會出臺一份關于民辦博物館的方案,現在文保科正在對余杭民辦博物館進行調研,也去了紹興等地取經。
民辦博物館正處于尷尬境地,之前政府還沒有出臺相應的政策,且牽涉到資金,所以我們也難做更多事。今年中央出臺《關于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后,余杭區馬上把扶持民辦博物館納入了年度工作計劃。
【鏈接】
杭州市區民辦博物館不完全名單:
●杭州高氏相機博物館
地址:拱墅區永和坊7幢1樓
●東方圓木博物館
地址:江干區彭埠鎮五堡二區159號
●杭州眼鏡博物館
地址:延安路238號
●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
地址:延安路238號
●中國美院皮影藝術博物館
地址:南山路210號潘天壽藝術館旁
●張銘音樂圖書館
地址:西湖東北角的六公園步行街內
●天石微雕博物館
地址:杭州蕭山江寺公園
●香雪海藝術博物館
地址:塘棲鎮水北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