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制茶具(一套) 喬治三世時期 (1738—1820)
不久前,在北京保利第11期精品拍賣會上,一件銀制鍍金海馬分層飾盤以31.36萬元高價成交,成為該場拍賣會的焦點。近年來,隨著國內外藝術品市場的走俏和國際銀價的不斷攀升,有著一定藝術價值的古董銀器成為歐洲藝術愛好者的收藏對象。同時,隨著英國銀器制造工藝日臻完美,銀器的使用也漸成時尚。
銀色浪潮
在古代,白銀屬稀有貴金屬,不可能大批量生產,而且白銀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因此很早被賦予了貨幣的職能。隨著人們的需求,人們將一些銀器熔鑄成塊,作為通貨使用。所以流傳下來的銀器,為人們所珍視。在國內,銀器收藏大多為明清兩代及民國初期制品,這也是中國金銀制作工藝最為繁榮和成熟的時期。而在歐洲,銀器也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德國、瑞士、法國、英國都曾發現了公元前人類使用的銀制品。
其中,英國作為歐洲銀器制作的發源地,已有1000多年的制作歷史。起初,銀器多使用在宗教活動及皇室和貴族生活中,是一種權力與地位的象征。隨著英國銀器制造工藝日臻完美,銀器的使用也漸成時尚,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英國銀器發展到全盛階段。此時,銀器構思巧妙、工藝繁復卻異常精湛,錘揲、刻花、浮雕、鏤空、鑲嵌等多種工藝應用,產生了一批具有高超藝術性的器皿。同時,一些銀器工藝大師逐漸受到皇室、貴族的關注以及各界追捧,一直以來為世界藏家所青睞。
在國外,銀器收藏特別是歐洲皇室御用銀器的收藏受到了眾多藏家的追捧,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機制體系。每年蘇富比及佳士得拍賣公司都會舉辦古董銀器專場拍賣。由于高質量銀器的存世數量有限,因此價格不菲。今年6月份上海拍賣行的春拍中,就有一套1836年英國倫敦W.H家族品牌的新古典主義銀茶壺,以及被歐洲貴族標榜“擁有一件就足夠自豪”的海絲特曼家族銀器4件套,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投資價值和收藏價值。
印記的價值
1000多年銀器文化的積累和傳承使得英國人特別喜愛銀器。從尊貴雍容的皇室到市井坊間的百姓,幾乎各個階層的英國人都對銀器非常青睞。尤其在英國的上流社會中,收藏一件名家制作的精美銀器是一種尊貴典雅的象征。
從歷史地位上來看,銀器的價值隨著生產國家和地區、生產年代、生產者、擁有者及用途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從品相來看,銀器的品位完整程度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值得關注的還有銀器的標識。
中國傳統銀器自古手工制作,沒有商標概念,除了極少數工匠作坊外,大部分不刻名號,但很多銀器背面刻有“足銀”“十成足銀”等印記,這類銀器價值要高于無印記的銀器。歐洲銀器則大多刻有生產廠家的銘徽,也有一部分會刻上生產年號、工匠名字和器物名稱。據了解,英國是最早由國王設定銀器監督制作組織的,每件銀器都帶有作坊和年代標識。同時,這種監管和標識為銀器的收藏提供了重要的鑒別標準。
不久前,在北京保利第11期精品拍賣會上,一件維多利亞時期(1837~1901)的銀制鍍金海馬分層飾盤以31.36萬元高價成交。這件令人贊嘆的古董純銀盤,包括中央一個較大的淺盤, 兩旁一對較小的淺盤,下面一個原配的托盤,托盤標記為1888年,為吉布森和朗蘭制作。分層飾盤通常置于餐桌中心,可以盛裝水果、鮮花、糖果、點心等,營造宴會高貴、熱烈的氣氛。
隨著中國收藏人群的規模日益擴大,有的藏家開始對異域文化表現出濃厚興趣,英國銀器對國內藏家來說,應該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新領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