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郵報》報道,一度變得臭名卓著的津巴布韋鉆石近日擺脫“血鉆”的罪名,被解除出口禁令后首次公開對外拍賣。
據報道,2006年,津巴布韋的馬蘭吉地區發現豐富的鉆石礦藏,據估計,這里的鉆石儲備可以滿足全球1/4的鉆石供應。
然而,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指控馬蘭吉礦區存在“血鉆”貿易,津巴布韋軍隊被控在該地區毆打、強暴村民,強迫包括兒童在內的村民開礦,奴役并殺害了約200名礦工。這些被染上血腥的鉆石也因此被國際鉆石認證體系“金伯利進程”禁止出口。
津巴布韋礦業部負責人否認這些指控,稱人權組織是在“兜售謊言”。“金伯利進程”近日宣布津巴布韋的鉆石符合國際標準,不能被稱為“血鉆”,并解除了出口禁令。
據悉,津巴布韋目前共有價值約19億美元的鉆石儲備,相當于該國債務的1/3。8月11日,第一批90萬克拉鉆石在哈拉雷的一個機場公開拍賣。拍賣現場布滿了荷槍實彈的警察和軍人,多架私人飛機帶來來自以色列、印度、黎巴嫩和俄羅斯的購買者。

津巴布韋軍隊被控在馬蘭吉地區奴役并殺害了約200名礦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