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合清風紙半張,隨機舒卷豈尋常。花前月下團圓坐,一道清風共夜涼。”這是明代翟佑的一首詠扇詩,描繪了一幅溫馨的家庭消夏圖。扇子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歷史,其工藝之精湛,造型之雋美,品種之繁多,堪稱中華一絕。
我國扇子名目繁多,千姿百態,大約有500余種,異彩紛呈,各領風騷,其中,山東的麥秸扇,廣東的溪蒲葵扇、火畫扇,蘇州的檀香扇、牙雕扇和絲綢扇,杭州的絹扇、黑紙折扇,紹興的全棕折扇,岳州的小套扇,肇慶的牛骨扇,四川自貢的竹絲扇,湖北洪湖的紙折扇,福建的印花紙扇,平江的白玉紙折扇,黔江的蟠桃扇等,均以造型優美、工藝精湛而馳名中外,有的成為不可多得的工藝美術品。從制扇的材質上分,有竹扇、麥扇、羽扇、葵扇、繭扇、絲綢扇、檳榔扇、木雕扇、玉雕扇、牙雕扇、牛角扇、羊皮扇、印花紙扇、檀香木扇等;就形狀上看,有折扇、團扇、圓形扇、方形扇、梯形扇、橢圓形扇、六角形扇、葫蘆形扇、芭蕉葉形扇、葵葉形扇等;其他如棕櫚葉、麥稈、蒲草等也能編織或制成千姿百態的日用工藝扇,造型別致,晶瑩剔透,經能工巧匠精心鏤、雕、燙、鑲,或名人揮毫題詩作畫,使扇子藝術身價百倍而暢銷國內外。
扇子作為藝術收藏品由來已久,據傳藏扇的風氣始于魏晉。近年來,我國書畫收藏方興未艾,被視為風雅之物的名人書畫扇更成為熱門收藏對象。一把名人書畫扇,在拍賣會上??膳某鰯登等f,甚至數十萬元之高價。
我國的扇子之所以受人喜愛,除了因為它可以扇風納涼之外,還因為扇子與書畫藝術是分不開的。歷代著名的書畫家都喜愛在扇面上題詩作畫、抒情言志,形成了獨特的“扇子文化”。扇子由此也成了融詩、書、畫、印、工藝為一體的精美藝術品。扇子成藝,才顯示出它的真正價值,也才具有了更加迷人的收藏魅力。
收藏者青睞扇面書畫,是因為它小巧玲瓏,造型別致,既可品賞把玩,又兼具實用價值,而且進可以裝裱或嵌入鏡框陳列展示,退可以置身書架或筆筒畫筒作為案頭擺設。扇面書畫,一面繪畫,一面題字,不論真、草、隸、篆,還是山水、人物、花鳥、魚蟲,都可以在獨特的形式中放出異彩。近年來,隨著人們住房條件改善,審美情趣提高,扇子的功能已由展合方便的實用品,變為裝飾、饋贈、收藏投資的藝術珍品。
收藏書畫扇子,除注重作者名氣之外,還需審度扇畫上的人物是否與故事情節相吻,山水是否具恢弘靈秀之氣,花卉是否給人以嬌艷欲滴之感,書法是否抑揚頓挫,氣調和諧,飛白變化恰到好處。此外,成扇扇骨精致與否,也直接影響著其收藏價值,收藏者不可只求數量不圖質量。
收藏扇子,除了名人字畫扇外,大眾化的葵扇、竹編扇、綾絹扇、麥稈扇等,凡有獨到做工的扇子都具有收藏價值。
另外,收藏的折扇扇面一定要完整潔凈,上面書畫清晰,墨彩妍潤,如稍有殘損、變污、霉斑、水漬,收藏價值便會大打折扣。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可以請裱畫師將扇面揭下進行修補,重裱成扇面畫頁,則可減少經濟損失。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