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童年的記憶和印痕了!
擺五子棋,下中國象棋,寫大仿,尋求每一筆每一畫的著落和規范,都是緣著米字格的規律,作漫無際涯的遐想。
如樂譜一樣,我輕吟好祖先遺下的神秘音符、咒語,編織我人生的樂章。這一橫一豎一筆一畫,交織成社會天地的經緯,凝聚了幾許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底蘊,譜寫了多少仁人志士、英雄兒女,注入我幼小的心靈,構成我生命的脈絡。從軍營到大學,從設計師、經理、廠長到藝術家,記憶中的米字格像戒律一樣,形成我生命之樹的框架,構筑起我藝術人生的坐標,凝成我心靈不竭的力量源泉。由此為大本營,意守丹田,向生命的界河,向我心中的藝術圣殿,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多少次彷徨,多少次按住跳動的魂魄,多少次心靈的震顫,這米字格內涵的神奇魅力,在夜間向我輕輕呼喚…… 當黑夜來臨,當潮漲潮落,月盈月虧,那兒時的記憶,在宣泄一個東方民族不朽的樂章。緣此,我尋找屬于這個時代、屬于我的語言、符號和段落、篇章。
我能據此發出更強的和聲嗎?
我能譜寫振動山岳、彪炳千秋的絕唱嗎?
我能像長江、黃河一樣追隨中華民族文明的源遠流長、奔騰呼嘯嗎?我能像長城一樣綿延于地球的外表,向宇宙坦露一個偉大民族的心曲嗎?
中國需要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超級大師來呼喚時代的心聲,來呼喚民族之魂!
為什麼我們總是景仰西域的大師?為什麼我們不能在世界畫壇上獨領風騷?為什麼我們總是跟在人家的后面亦步亦趨?
那米字格不正洋溢著一個東方古國大寫的人格,大寫的國格,大寫的民族之魂!
(1997年11月鄭忠中國美術館個展《鄭忠版畫藝術》代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