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內心世界無法被表達的時候,當個人意志無法在現實社會中實現的時候,有人放浪形駭,有人縱情山水,有人寓意詩歌---- 幸運的是上蒼賦予我獨特的生命旅程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審美眼光和自我表達的方式,以及自我繪畫語匯的日漸成熟。孤獨是思想者的盛宴啊!這是上蒼的恩典!十多年前易英教授采訪我時,詫異于我抽象繪畫語言的意象,然后憑他的學識和睿智的眼光斷言歸結于我早年海軍潛水員生涯在海洋亙古的寂寥中在海底世界的漫步中產生的意念和玄思。
歲月無聲任去留,丹青有情鑄人生。石濤語:“畫受墨,墨受筆,筆受腕,腕受心。”藝術之事歸根結底是做人的問題,繪畫藝術不僅是技巧、功力等因素,更和組織部門、權力大小無關。而是自由意志者之文化精神、思想哲理以及藝術天賦的多少之分。為伊消的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是忘懷得失了啊!盡管荊棘叢生,山重水復,路途遙遠---但在人生的單行旅程中有目標就不怕路遠,有希望就不怕天黑,全世界任何人都不可能去回避關于生、離、死、別、愛、真理與自由的思考;正如泓大的夜氣滋潤下晨曦中綠葉上一個晶瑩剔透的露珠!那是聚天籟、地籟和人籟之靈氣的玄覽宇宙萬象之大美的藝術珍品啊。
我只是一個簡單的人,直線條,認真理,不會說謊和虛妄的伎倆,我抑制不了我內心激動的東西,正如東坡先生所言“吾文如萬壑泉源,不擇地而出,行于所當行,所止于不可不止”我只是不得不讓她流淌,如果我看到了它而任其流失,我的內心是無法使我平靜下來的,早年隨身帶個小本子,一有靈感,那怕蹲在路邊也要寫下來,今天好了,有了手機,無論在車船舟楫、黑夜夢囈,隨時隨地都可以記錄下自己飄逸的思維,自我的審視,自我的解讀,按“圖”索驥,咀嚼回味。(我幾乎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手機一口氣寫下來的),回到工作室,當年工程師的習慣所有的工具設施、輔助材料、隨時都處于工作狀態就象成語、詞組、典故爛熟于心,只等電閃雷鳴,風起云涌,沛然沃野,千里成一色----于是人們說這是執著,哎啊!其實這是本能的驅使、精力過剩和頑童的游戲罷了!活到半百還是兒童,不長進,所以只能畫畫了。曾幾何時,我也想像人們那樣地生活啊!但遙遠的地平線!遠方的呼喚!古典詩詞的意境,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力量驅使江海游子迎風送月、斗轉星移、一意孤行。-----“山道彎彎、山道彎彎----一個旅人在夜色中堅定地前行……”在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在親歷藝術人生的征途上,一種期待,一種思索,一種竊喜,一種揮之不去的憂郁,一種冥冥之中注定的機緣都成為創作中源源不動的動力!知緣惜緣,緣緣不斷,生生不息!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美好,更有情趣,更有意義,更富于挑戰,更充滿希望的生活嗎?
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在潛水工作船上,幾個人給你“潛水員”著裝,自己穿好運動衣、毛衣,棉襪、棉褲,(這是自己必須做的,自助!)鉆進笨重的潛水服,伙伴們給你上壓條,帶頭盔,掛鉛塊,穿銅鞋。(他助!單潛水服重就90公斤)這時你已經汗流浹背感受到空氣的重壓了,呵呵!這還僅僅是開始!這時你還有同類相伴!下沉、下沉,由明亮而墜入黑暗、黑暗,千年的黑暗!壓力!壓力!無邊的壓力!到達海底之后,就是真正的孤孤單單的一條軟體生命了!是一粒什么呢?古人說“寄浮游于天地渺蒼海之一粟!”還實在不足以為一粟!在經歷了水下的五、六個大氣壓的重愛,才知道出水減壓審慎的快感,和出水瞬間光眩目的震顫!原來!這是大自然,海洋給我上的藝術啟蒙的第一課啊!凡人所處之境皆天之教也!幾十年之后才領悟到上蒼的良苦用心!(盡管不知其所以然,但我還是默默地老老實實地做了該做的人生一切的準備工作)
我的恩師景黃氏在1979年臨行贈詩“南溟期變化,萬里有鵬程”,變則通,通則達。
當年一個縣五千多號年青人驗兵,五輪體檢挑了五個合潛,死了一個,一個“殘疾”,兩個改行,就剩下我這個呆子(幸運兒)下了五年水,干了五年的苦力,退伍回來僅帶著一個軍用挎包盛著滿滿的自信,一個月復習便考進了師院美術系---
三十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追根溯源,撫今思昔--原來是上蒼的厚愛啊!原來真正的藝術生涯從海軍潛水員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從南太平洋就開始了!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阿彌佗佛!我佛慈悲!
應《庫藝術》之邀鄭忠寫于北園,時庚寅年立秋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