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廈門奇石愛好者毛先生將自己的幾十款靈璧石藏品在谷云軒進行了展示。他的愿望是能讓更多的廈門市民了解、欣賞甚至收藏靈璧石。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位居四大名石之首的靈璧石在國內迎來了新一輪的收藏熱潮,價格也一路上漲。
靈璧石收藏漸熱
靈璧石和英石、太湖石、昆石共同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石”,靈璧石居首位,被譽為“天下第一石”。
毛先生是宿州人,而靈璧石的產地靈璧縣正是隸屬宿州。雖然毛先生小時候就耳聞目睹了靈璧石的名氣,但真正玩收藏卻是在七八年前。
“比起我開始收藏的時候,靈璧石價格已漲了三五倍吧。”毛先生告訴記者,從2002年起,當地政府開始封地,限制開采,市場價開始應聲上漲。2005年左右,大批江浙一帶的商人又涌進靈璧買石,市場進一步熱鬧起來。特別是去年以來,整個奇石收藏市場熱度持續升溫,靈璧石再次受到追捧。受此影響,廈門關注的人群也開始多了起來。
據了解,目前,一塊家庭裝飾用的普通造型靈璧石,市場價在3000元到5000元。
推崇原味自然造型
靈璧石中以形象石居多,山峰景觀、虎嘯、龍吟、鳳舞,不一而足。靈璧石的價值高低,最重要的就是這些“造型”。
“有溝壑、花紋的石頭,特別是天然帶‘洞穴’的石頭,收藏價值會大大提升。‘別有洞天’嘛,它能給整個造型帶來靈氣和變化。”據毛先生介紹,蘇州一位老板手中藏有一塊靈璧石,個頭不大,也就30公分長10多公分高,可這石頭天生形象好,既像一方枕頭(寓意高枕無憂),又像一副棺材(寓意升官發財),市場估價達到幾十萬元。
當然,這一切得建立在“純天然”的基礎上。“靈璧石收藏特別注重自然、原始狀態。”毛先生說,與壽山、田黃等一經大師雕琢便身價倍增的情形不同,如果靈璧石出現人工雕刻的痕跡,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小心“人為創造”
靈璧石貴在“天然去雕飾”,但自然造型經常是可遇不可求,于是,在利益驅動下,很多商家就動起了作假的歪念。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采挖、搬運、清理過程中,靈璧石很容易傷殘,而不少商家往往會巧妙地拼接回去,這是一種輕微的“作假”。但更為惡劣的是用拉紋、鑿洞、上色、切割的手法,人為地創造。比如,讓“鷹嘴”更犀利些,給“虎”添上炯炯的眼睛……而作假者 “動手腳”的地方往往就是整個造型的關鍵部位,所以收藏者要特別注意。
還有不少商家用其他石頭冒充靈璧石,常見的是用太湖石。辨別方法是,靈璧石比較光滑溫潤,而太湖石色偏灰白;敲擊時,靈璧石的聲音清脆悅耳,太湖石的“音效”就差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