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NFO經常有關于“無法收藏的藝術品”的文章,指的常是那些價格高到我們收藏不起的作品。最近,我們來關注一下那些由于藝術家創作時就不想使其被收藏而當真無法收藏的藝術品。在這一系列的第一篇中,我們來看看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那些壓根兒沒法收藏的藝術品。

伊夫·克萊因《非物質》,1962, 與小說家蒂諾·布扎蒂
在“非物質(Immaterials)”系列作品中,法國“頑童”伊夫·克萊因請收藏者們花一筆錢買下他手中的金箔,他提供收據,而后他將金箔丟進水中,隨之請收藏者燒掉收據,“將作品僅交給記憶”。盡管“非物質”在物質意義上無法收藏,克萊因還慷慨地創作了一件人人可以共享(如果算不上嚴格的收藏)的作品:他通過揮手“簽名”的天空,那是在1947年與友人一起在尼斯度假時的事。
無法收藏的藝術品:馬塞爾·杜尚

馬塞爾·杜尚《泉》1917
杜尚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觀念藝術家,他的展覽全然放棄了繪畫、而后全然放棄了藝術,改下國際象棋:“讓我重新畫畫,還不如讓我斃掉、殺掉我自己,或是殺掉某個人,”他有次對一位采訪者如是說。可想而知,他的重要作品原件很少,如今只有極少一部分仍在私人手中珍藏。杜尚將這些作品的大部分賣給贊助人露易絲和沃爾特·阿倫斯伯格夫婦(Louise and Walter Arensberg),而又略施策略將曾經賣給別人的作品都轉到這對夫婦的收藏。后來阿倫斯伯格夫婦將這些作品捐獻給費城藝術博物館(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幾乎所有現成品原件——酒瓶架、小便器(美其名曰“泉”)和其他他稱為藝術品的物品——都丟了。為使有些東西能替代它們,杜尚一生中都不斷在各種小便器和其他物品上隨意簽名(其中有十來件能確知如今還在)。他同樣制作了約300版他的“微型博物館”——《綠盒子(Boite-en-Valise)》,其中包括他的68件重要作品的微縮復制品(后來的版本中是80件),并在20世紀60年代與米蘭藝術商家阿圖羅·施瓦茲(Arturo Schwartz)一起精心制作了一組特別的限量版現成品組件。這些組件的一版中的《泉》由阿爾弗雷德·史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拍攝原件的照片一絲不茍地翻制而成,如今這件作品可以毫不費力地在拍賣場拍到百萬美元(據傳聞一件《泉》的擁有者為他這件藏品買了8位數的保險),與丟失了的原件相比,這一件顯不出破舊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