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拍落幕,“創新高”、“熱錢涌入”成為了今年春拍市場的關鍵詞。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統計,截至今年6 月30 日,中國藝術品市場實現單季成交額為201.4億元,創歷史新紀錄,環比上漲28.7%。
另據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季拍賣香港佳士得、香港蘇富比、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時、北京翰海6家拍賣公司,均取得了成立以來單季拍賣的最好成績。僅此6家公司,2010年春季拍賣總成交額就達到了116.04億元,遠超2009年同期63.75億元的成交額。
中國書畫、瓷器雜項、油畫及當代藝術三大主力板塊春拍總成交額為162.29億元人民幣,較2009年秋增長了35.69億元人民幣,占中國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的80.58%。
2010年春拍中,熱錢大量涌入,新的買家也不斷入場參與競拍,據了解,這些新買家占買家總數量的30%左右,目前購買中國當代藝術品的人是一些“新貴”,他們受過海外教育,是做金融、地產、高科技產品的新公司的新老板等。
在海外藝術品拍賣會上,內地的買家也顯示出極大的熱情,2010年5月11日,倫敦佳士得“中國瓷器與藝術品專場”,華裔買家包攬了本場前10名中的6件拍品;5月17日,倫敦寶龍拍賣行“中國瓷器與藝術品專場”,中國買家競拍的份額占全場成交總額的45.46%。
半壁江山:中國書畫
中國書畫市場在2009 年秋季成功占位后,后勁效應進一步放大,市場份額由2009 年秋的49%增至52.09%,上升了3.09%,成交量占總量的49.23%。這一季中國書畫市場不但放量上漲,精品也在高價排行中名列前茅。
“過億”拍品成為本季投資收藏界熱議的對象,2010年春拍四幅過億拍品黃庭堅《砥柱銘》、張大千《愛痕湖》、王蒙《秋山蕭寺圖》、錢維城《雁蕩圖》成交額共為8.04億元人民幣,支撐了3.99%的春拍成交總額,高端藝術精品對市場的主導和支撐作用可見一斑。
北京保利、中國嘉德在中國書畫上優勢明顯,北京保利春拍僅古代書畫部分就成交了13.6億元,成交金額共計38.37億元,占總成交額的36.6%。
藝術市場專家龔繼遂認為,中國傳統書畫的價值和魅力將會被更多地發掘,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領域,每件作品后面都有很多故事可講,可以極大地支持價格。
截至6 月30 日,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發布的“國畫400 成份指數”上升到4965 點,比上季提高了2760 點,升幅為125%。50 位樣本藝術家中,41 位藝術家作品處亍迅速上升的通道。
近現代書畫家中,傅抱石、潘天壽、徐悲鴻、李可染等藝術家市場價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當代書畫市場中,吳冠中仍是重要的領軍人物,其書畫作品價位比上季度增長了52%,為561114 元/平方尺。
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數據顯示,2010年春拍中國藝術品前100 名中,中國古代書畫比例占36%,成交總額為19.30 億元人民幣,占本季中國藝術品成交總額的9.58%;在今年春拍中國書畫前100 名中,古代書畫比例為52%,成交額為21.56 億元,占中國書畫總成交額的20.55%。
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認為,今年春拍中國古代書畫市場之所以火爆,一是由于中國古代書畫集藝術性和歷史性雙重價值,具有珍稀性和不可再生性;二是拍賣公司對這一板塊征集力度較大,海外回流作品增多;三是國內藏家對古代書畫更為青睞;四是從股市、樓市流出的熱錢涌入,投資者將古代書畫看成投資的“避風港”,不惜重金競拍;再加上拍賣行的宣傳,使得藏家把更多關注的目光投向中國書畫這一領域。
原地踏步:瓷器雜項
今年春拍中,由于受到中國書畫市場的擠壓,瓷器雜項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高價排名都有所下滑。不過與2009年相比,2010年春拍中瓷雜的上拍量、成交量和成交總額都有進一步提升,雅昌藝術市場的檢測數據顯示,瓷雜本季成交總額為34.18億元人民幣。與2008年春拍相比,瓷雜行情仍存在一定差距,2008年春拍瓷雜總成交額為41.96億元人民幣,今年春拍盡管瓷雜的成交數量增加將近24%,但成交總額并沒有隨之上漲。
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指出,瓷雜以香港市場最為活躍,香港佳士得以11.34億元占據了28%的份額,香港蘇富比以11.08億元占據市場份額的27%。
盡管本季瓷雜春拍成交價格空間沒有更大的突破,但是仍然亮點倍出。今年春拍中瓷器成交最高價為澳門中信拍出的元青花“三顧茅廬”罐,成交價為5971萬元。4月香港蘇富比春拍,“清乾隆‘太上皇帝’白玉圓璽”以9586萬港元成交,刷新白玉與玉璽兩項拍賣紀錄;“御制東珠朝珠”以6786萬港元成交,刷新御制珠寶拍賣世界紀錄;“清乾隆銅胎畫琺瑯‘富貴萬壽’圖三層提匣”以2754萬港元成交,刷新中國琺瑯器的拍賣紀錄;“清乾隆御制竹黃‘九如靈芝’圖如意”以1578萬港元成交,刷新竹雕的拍賣紀錄。
此外,官窯精品瓷器尤其是清乾隆時期的瓷器仍然是市場追捧的對象。在2010年春中國藝術品成交價前100名中,入圍的13件瓷器中有11件是明清官窯。香港蘇富比上拍的清乾隆“釉里紅‘穿枝螭龍’圖葫蘆瓶”成交價為3803.36 萬元人民幣,位居今春明清瓷器成交價之首。
等待突破:當代藝術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拍油畫及當代藝術上拍量為4055件,較去年秋拍增加了85件,成交額則增長了7.33億元,達到23.2億元人民幣。
雅昌“油畫100 指數”和“當代18 熱門指數”分別為10347點和11787點,比2009年秋均有大幅度的提升。中國當代藝術市場行情反彈力度不如海外市場,國內當代藝術市場恢復較慢,需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和學術研究積累,才能增強自身的價值,重新獲得市場的追捧。
入圍2010年春中國藝術品前100 名排行榜的作品以徐悲鴻、吳冠中、陳逸飛等經典大師作品為主,其中居首位的徐悲鴻的油畫作品《蔣碧薇像》成交價為7280萬元,再創藝術家個人油畫作品新高。
此外,年輕藝術家的表現,更加受到年輕化收藏群體的關注,在今年蘇富比春拍中,賈靄力2007年的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時刻準備著》以遠高于估價的194萬港元成交,成為新秀中的一大亮點。
香港蘇富比中國及東南亞區董事、當代亞洲藝術部主管林家如認為,對于年輕藝術家的培養是趨勢,不管是拍賣公司還是畫廊本身,都在不斷尋找新的藝術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