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世博會正式進入展期下半程的運作,而今天又是“八一”建軍節。從安檢口到地鐵口、從固定哨到流動哨、從秩序維護到引導服務,園區的各個角落里,我們都能尋找到身穿綠軍裝的子弟兵身影。在世博會最受關注的展館———中國館內,就駐扎著一支在展會期間“不眠不休”的武警隊伍。他們,是無數為世博默默奉獻的官兵的一個縮影。
園區唯一全天執勤崗哨
中國國家館是當之無愧的“人氣王”。在巨大的展館內,最吸引人的莫過于位于十二樓的“國之瑰寶”文物展區,從《清明上河圖》到秦朝的銅車馬,這里陳列著中國館最重要的展品。而在展區里,除了這些瑰寶大放異彩外,如同雕像般站立執行著守衛任務的兩名武警戰士也成了游客們矚目的焦點。實際上,這支由18名武警戰士組成的保衛隊伍在世博會期間24小時駐扎在中國館里,全天候負責著展館中40余件國寶的安全守衛工作。
“不好意思,我們這太小了,記者同志委屈一下吧。”說話的是中國館武警安保隊伍負責人熊加峰,他將記者帶進了位于中國館地下二層駐扎武警的宿舍。“宿舍”僅僅是一間面積不足20平方米的小房間,單就在這逼仄的空間里卻擠進了5張上下鋪床、一張單人木板床和三張桌子,18名人高馬大的武警戰士每天就擠在這樣狹小的空間里生活。
“這條件比剛來那會已經好多啦。”熊加峰對于現在的生活條件反而還比較“滿足”。原來,剛剛進駐中國館時,戰士們在地下一層的臨時宿舍才10個平米多一點,真是轉個身都難。雖然現在住宿環境“改善”了,但6張床還是容不下18個人,每天仍然有4名戰士必須坐2個小時車回到部隊休息,第二天凌晨5時又得起床趕回中國館執勤。
“守衛國寶責任重大,這也決定了我們必須時刻處于工作狀態。”據悉,在所有參與園區工作的武警隊伍里,這支負責守衛國寶的隊伍是唯一一支需要24小時執勤的。而在過去三個月的會展期間,包括熊加峰在內的這18名官兵沒有回過一天家,沒有見過一次家人,除了自己站立的這一方小崗亭外,他們甚至沒有好好看過一眼身后的“絢麗世博”。
戰士健身有“妙招”
在這18名戰士里,除了熊加峰和班長肖云曄外,其他戰士大多都是十八九歲剛剛入伍的新兵,雖然他們都是從眾多戰士中挑選出來的精英,但要在如此高強度的任務和如此簡陋的生活條件下帶好這支隊伍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大的問題是曬不到太陽,對戰士們的健康不利。”熊隊長最擔心的還是他這些“寶貝疙瘩兵”的身體。戰士們的兩個固定哨分別位于“國之瑰寶”展區的入口和出口處,為了保證國寶的安全,整個十二層是全封閉設計的,沒有一扇窗,甚至連通風口都沒有,只能通過空調系統來維持場館溫度。而閉館之后,場館內的空調系統全部關閉,在如此炎熱的季節里,展廳里的悶熱可想而知,而此時戰士們卻還要穿著兩層厚的長袖禮服堅守在崗位上。回到宿舍里,地下二層又悶又潮,戰士們換洗下來的衣服只能掛在走廊里陰干,一天站下來濕漉漉的鞋子也只能趁著閉園后放到館外“曬曬”月亮,長期曬不到太陽很容易使戰士們出現體能下降、免疫力降低等問題。
帶兵經驗豐富的熊隊長特地在地下二層找了個僻靜的角落每天帶著戰士們在這操練,一來可鞏固戰士們的基本功,二來能增強戰士們的體質。“不過我們可不敢像在部隊里訓練那樣大張旗鼓,怕影響了其他人員工作,也怕太多人圍觀會讓小伙子們覺得不自在。”
除此以外,戰士們還有另外一項只有他們才能“享受”到的訓練科目———爬樓梯。由于執勤點位于中國館的第十二層,而展館內的客運電梯每天需要應付多達5萬名的游客,戰士們上崗只能乘坐貨運電梯,但是這部電梯又是中國館所有工作人員和乘坐輪椅、童車等游客上下展館的唯一工具,戰士們常常會碰上人滿為患擠不上的時候。為了不耽誤工作,很多時候他們只能選擇樓梯。徒步爬十二層樓是個什么概念呢?熊隊長笑呵呵地告訴記者,經過戰士們的不斷“統計”和“核實”,從地下二層到十二層,一共需要爬678級階梯,需要15到20分鐘才能到達他們的崗位,因此戰士們常常需要提前20分鐘便朝著自己的崗位“攀進”。
為了任務不見家人
別看這些戰士們一個個看起來都稚氣未脫,但在熊加峰的眼里,卻個個都是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同樣過硬的男子漢。班長肖云曄是熊隊長最得力的助手,他是名副其實的“老兵”了,因為早在去年底就該退伍了。在山東老家,他有一個正等著他結婚的女朋友,甚至兩家已經把結婚需要置辦的東西全都準備好了,就等他這個“新郎官”榮歸故里了。然而當部隊接到駐守中國館的任務時,他卻主動要求留下來站好最后一班崗,帶著這份對他來說無上的光榮離開自己心愛的部隊。
“我們這里也有7、8個上海兵,雖然年紀小但都懂事得很,為了不影響工作他們甚至都沒有把他們的任務告訴自己的父母。”熊加峰告訴記者,戰士樓家俊的父母就在中國館下面的地區館里做志愿者,每天戰士上崗時經過地區館,他的父母都會特地在遠處找尋著兒子的身影,但樓佳俊每次都刻意避開父母的目光。他也想和父母說上兩句貼心話,也想告訴父母不用為他擔心,也想擁抱一下每天疲憊不堪卻還為自己牽腸掛肚的二老,但他更怕這樣一來會讓自己分心,為了最好地完成任務,他只能選擇這種“狠心”的方式。
“其實我們的事都不算什么,我們隊長的犧牲才大呢。”在熊隊長不停地表揚著自己戰士的時候,小戰士徐洋卻爆起了隊長的料。原來,今年2月1日熊隊長剛剛喜獲千金,看著可愛的女兒熊隊長的心里別提多開心了。但守衛中國館的任務卻時刻縈繞在他的心頭,為了完成任務,僅僅在孩子出生時見過女兒一面的他2月9日便動身離開安徽老家回到了部隊。“我父母身體不好,岳父岳母又要工作,孩子基本都由妻子一個人在帶。最近因為熬夜太多,她的眼睛里長了息肉,要動手術呢。”說到這里,熊隊長的語氣里充滿了無奈和歉意,駐守中國館的幾個月里他無時無刻不思念著自己的妻子和女兒,但為了任務,他不僅沒有回家,甚至還多次拒絕了妻子帶著孩子來世博園探望的要求。“她也是當警察的,能夠理解我,如果任務沒這么重了,我可能會讓她帶著孩子來看看世博會,但我肯定還是要在崗位上的。”
“能把任務交給我們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而能順利圓滿完成任務將是我們最大的榮譽。”這是熊隊長每天都會對戰士們重復的話,也是他們自我激勵的最好語言。每天晚上,沒有流行音樂、沒有電子游戲、沒有電視節目,在統一發放的世博日記本上記錄下當天的感悟是戰士們最大的樂趣。看到墻上懸掛的平安執勤倒計時牌上的數字又減去了一天,戰士們才能帶著滿身的疲憊放心躺下享受屬于自己那不多的幾個小時睡眠。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