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來,拍賣行業進入一年一度的春季拍賣。7月11日,南京十竹齋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在圖書館新館舉行,7月18日經典拍賣行推出2010春季拍賣會。另外,江蘇省愛濤拍賣行也將在8月初在南京舉辦大型春拍。 十竹齋當天的“新金陵畫派”專場,一副張大千的《溫玉女士像》,以109萬人民幣成交。雖然最后成交價高出起拍價將近20萬元,但是業內人士表示:“這個價格放在全國來講是偏低了,至少應該在兩三百萬左右。”
根據雅昌藝術網的數據統計,同期上海的朵云軒今年春拍成交額為3.05億元,北京長風今年春拍成交額為3.57億元,西泠印社今年春拍更是拍出了6.52億元的新紀錄。而南京2000萬成交額與之相形之下,只是一個很小的體量。
南京的千萬成交額相較于上海北京這些成交額動輒上億的“重量級”拍賣市場而言,幾乎只是別人的一個“零頭”,一些業內人士紛紛坦言,南京的拍賣市場“很孱弱”。
成交量比京滬差距大
“近兩年來,全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總額將近300億左右,南京占不到百分之一。”南京十竹齋拍賣有限公司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十竹齋當天的“新金陵畫派”專場,百人的大廳幾乎坐滿。
據了解,此次拍賣會總成交額近2000萬元。“在南京來說,已經是個不錯的成績了。”這位負責人說。根據雅昌藝術網的數據統計,同期上海的朵云軒今年春拍成交額為3.05億元,北京長風今年春拍成交額為3.57億元,西泠印社今年春拍更是拍出了6.52億的新紀錄。而南京2000萬元成交額與之相形之下,只是一個很小的體量。
記者從江蘇省拍賣行業協會了解到,就藝術品拍賣而言,江蘇省愛濤拍賣行今年一季度的拍賣成交額僅為744萬元,而十竹齋今年一季度沒有進賬。去年第四季度,愛濤拍賣行的成交額為3000萬,十竹齋為750萬元,“一般來講,每年的第四季度都是拍賣行生意最好的時候,這兩家在江蘇省還算不錯的,也就做了這么一點”。
而根據雅昌藝術網發布的《 2009年秋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顯示,作為藝術品拍賣行業第一梯隊的中國嘉德和北京保利兩家拍賣有限公司,去年單季的成交額就已經突破15億元,分別為18.7億元和17.7億元人民幣。
“南京最近這幾年的拍賣市場,從成交量上看比以往的確有所回溫,但是,跟北京上海一些城市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江蘇省拍賣總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小公司太多形成惡性循環
在全國藝術品投資回暖的時候,南京市場跟北京上海一些城市相比顯得有些不溫不火,究竟原因何在?
萬俊,一位從事藝術品買賣行業已經十幾年的上海買家,他表示,南京的拍賣市場發展得不夠完善,拍品的質量也不高。“我們這次來參加南京的拍賣會是來‘拾漏’的”。
2000年開始,拍賣行業開始在中國興起,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拍賣行紛紛成立。2004年12月11日起,我國遵照WTO的約定,在入世滿三年后,向外資全面放開了零售以及服務行業,拍賣行業也包括其中。
據了解,以前的拍賣行業屬于政府壟斷,拍賣作為特種行業,一直受到公安部門的管制,在新發展拍賣公司數量上,采用的是職能部門審批制的方式,每年都有名額規定,對注冊數量加以限制。
而拍賣行業全面開放后,這一利好消息,讓注冊成立的拍賣公司一下子多了起來。注冊一家拍賣企業,最基本的條件是需要100萬元注冊資金和2名以上的國家注冊拍賣師,僅開放后的第一個月內,雖然沒有外資注冊的拍賣企業注冊,但南京就有9家新的拍賣公司成立,接下來半年內,南京更是新冒出了十幾家拍賣行。
眾多拍賣行分食拍賣市場這塊“蛋糕”造成的結果必然是“僧多粥少”。據當天拍賣現場的一位專業從事古玩交易的人士分析,“因為這是一個稀缺市場,不可能同時拿出很多真的藏品出來,所以也就難免在某些拍賣行出現一些贗品,這些贗品的出現嚴重影響了拍賣行的信譽度,以及全行業的發展。”
但是北京的拍賣行業從2004年開始,在自身從業人員的素質上,以及對收集到的拍品,在質量的把關上都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在品牌建設、拍品征集、客戶服務、市場拓展等方面進行布局和比拼。全國的拍賣行在那個時候迎來了一波洗牌和結構性的調整。
這就導致了一些好的拍賣行從那個時候逐漸出現,信譽度有了,拍品的質量提高了,“所以好的拍品都往北京集中,很多南京的賣家更愿意拿著藏品去北京拍賣,拍賣行本身的誠信度就能夠體現藏品質量的好壞。”這位業內人士說。例如,在2009年北京秋拍市場,曾經生活在南京的明代畫家吳彬的一幅手卷《十八應真圖》被人拿到北京并拍出了1.69億。
據了解,目前藝術品拍賣市場已經進入到一個“高價拍品”的競爭時代,據雅昌藝術網據數據顯示,2009年秋季拍賣會中各家拍賣公司前100件高價拍品的份額占全部82974件成交拍品數量的0.12%,但是這100件拍品的成交額超過29億,占總成交額的18.66%,這樣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小型拍賣公司征集到優秀拍品的難度越來越大,高價拍品也越來越集中。南京錯過了2008年之前的調整時機。在幾大巨頭例如保利、嘉德,和有局部優勢的中型公司身上比如說北京翰海、上海朵云軒,所以,在南京出現拾漏是難免的。還是要提升拍品質量,減少拍品量,現在只要是好的東西不怕沒市場。”業內人士表示。“還是發票的問題”
另外一個原因,十竹齋的一位負責人表示“還是發票的問題。”據了解,像在北京等地的拍賣行每個拍品成交之后開給買家的發票都是全額發票,而在江蘇省所有成交的拍賣之后,最終只能開10%左右的傭金發票。就是說,一件拍品,成交價為400萬元,傭金為10%的話,那么南京最后在開給買家的發票上只能寫40萬元,而像北京上海等地開出的發票則是440萬元全額。
“這樣,如果是企業購買,就牽涉到一個入賬的問題,如果是個人賣家,拍賣用做送人。那么發票上顯示的價格其實只是這件藏品價格的十分之一,誰也不愿意送人的時候給別人這樣的發票,這是致使賣家普遍比較謹慎的原因之一。”該負責人表示。
“我們目前正著手準備做古籍善本的收藏。”江蘇省拍賣總行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了解,目前在江蘇省作古籍善本的拍賣還比較少,不成規模 “我們想趁早介入這個市場,因為,古籍善本也是一種稀有資源。”
統計顯示,全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總額將近300億左右,而南京僅僅占據不到百分之一的份額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