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長樂在2009秋季中國書畫藝術品拍賣會中,僅“神州國光”黃賓虹專場僅16件作品就實現了1400多萬元的成交額,創造了浙江長樂09秋拍專場成交額之最。另外“世紀藏珍”周昌谷專場也創下了不錯的佳績,其他單件拍品也價位不俗。長樂拍品向以“真品、精品、上品、樂品”為業內稱道,2010年浙江長樂春季拍賣會將于7月25日在杭州黃龍飯店召開,7月22日至24日預展。此次春拍長樂仍不負眾望,為各路品鑒、收藏行家里手奉上600余件作品,其中匯集了眾多近現代名家精品。今年仍延續往年慣例由幾大收藏家提供拍品組成的書畫精品、藏品拍賣專場,是此次拍賣會的亮點,設有:“余任天舊藏專場”,“陸儼少書畫精品專場”、“諸宗元藏品專場”、其他單件拍品也精品迭出,不可多得。
余任天專場由其書、畫、收藏作品組成,由余任天家屬第一次對外提供。余任天先生(1908——1984),字天廬,浙江諸暨人。自幼隨父學習書畫,1924年求學于浙江美術專門學校及浙江藝術專門學校。1945年后居定杭州,任職于省立西湖博物館及省立杭州民眾教育館。1959年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專業創作員。學書從顏平原入手,中年好陳洪綬,后專攻草書。所作氣勢磅礴,不雕不飾,如行云流水,氣韻生動。撰有《天廬畫談》 《歷代書畫家補遺》《陳老蓮年譜》等。生前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杭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西泠書畫院特聘畫師、杭州逸仙書畫社社長、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先生命運坎坷,歷經磨難,但他對藝術追求,卻是殫精竭慮,勤奮創作,耕耘不輟。在繪畫、書法、篆刻、詩文及藝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素有詩、書、畫、印“四絕“之稱。盡管生前淵默深穩,不求聞達,但他卻以特有的藝術魅力和偉岸人格,博得了劉海粟、潘天壽、沙孟海等藝術大師的激賞,他各種形式的作品深為社會公眾所鐘愛。此次拍賣作品包括其山水精品、人物以及書法,還有其審定為真跡的《程青溪江山攬勝圖卷》、八大山人書法作品、閔貞的人物作品、以及鄭板橋的書法作品等,堪稱件件精品。
余任天的歷史功績在現在看來并沒有為人們廣泛了解,歷史應給予余先生應有的殊榮。正像解放后杭州的學院畫家不能沒有潘天壽一樣,試想如果杭州民間沒有余任天存在,那將不會有可以和學院畫家中的魁首平起平坐的民間畫師。除了余任天,沒有第二個可以讓潘天壽內心肅然起敬的在野派領袖,余任天詩書畫印、鑒藏文史方面的卓然建樹,引起潘天壽的激賞,他們在氣質上的兼融和審美情趣對蒼潤雄健的偏愛,使他們成為知音。盡管余任天始終沒有進入學院殿堂教書育人,但他以過人的藝術才能將詩書畫印創出不同于浙派的新路數。也許,潘天壽、余任天之后,再也沒有詩書畫印齊頭并進,可以笑傲浙江的藝術巨擘,他們對甜、俗、爛、迂畫風的抨擊,引發了新晉浙派的創作熱情。余任天尤以在野身份深刻影響著浙江在野書畫家的藝術趣味走向。與余任天接觸的書畫家,無論年長年幼都對他心悅誠服,甚至還有一分感恩,因為他“事天不事人”的執著與抱負深深影響著浙江的畫家群體。
余任天先生是新浙派繪畫的重要奠基者和代表人物之一,是浙江現代美術史上詩書畫印兼擅的藝術大家。余任天先生一生勤勉好學,筆耕不輟,學養功底深厚,藝術造詣精深,人格品德高尚,是我省老一代藝術家和文化工作者的優秀代表。也是二十世紀中后葉的杰出代表。余任天先生的藝術成就和藝術精神,是浙江現代文化資源寶庫中的重要財富,值得我們在建設文化大省中不斷繼承和發揚。
另外本次春拍還征集到了孫中山先生的書法作品數件,中山先生雖不以書法知名,但他的書作中卻透現出對顏真卿、蘇東坡以及對北碑的追摹,作品博大豪邁、氣勢恢宏,同時亦具有格調清新、儒雅韻致松秀的一面。在民國書風中可謂獨樹一幟。
“陸儼少專場”書畫作品形式、尺幅多樣。陸儼少,這位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成就斐然的山水畫藝術大師,以其深厚的功力,博學的才識,非凡的創造力,開創了獨樹一幟的“陸家山水”藝術風貌。其山水畫創作成就在國內外藝術界具有重大影響,與李可染并稱為"北李南陸",二人在山水畫的開創性功勛卓然可敬。如今陸儼少的山水畫成為傳統藝術品鑒與收藏重要對象,此次拍賣中集結了大量陸儼少先生的書畫精品,涵蓋其早期及中后的山水畫精品,并有難得一見的花卉作品,如《閩西春色》等。其中50至70年前后的作品可以明顯見出其畫風轉變脈絡及在經過三峽時,目睹云水變化后對其后來畫風形成巨有重大影響的系列作品也在專場拍賣中亮相。如《峽江》系列作品——《峽江行》、《巫峽清秋》、《高江急峽》等皆為陸老探究“勾云”、“勾水”、“留白”、“墨塊”等山水構圖與繪畫技法過程中形成成熟畫風的精品力作。另外“雁蕩題材”、“黃山題材”也精品迭出。此次專場拍賣中2004年以不菲價位拍出的陸老《宋人詩意冊頁?十二幀》再度歸來,這套冊頁當時即在浙江拍賣市場引起不小的轟動,此次歸來也必然是各路買家競標的主力對象。
陸儼少先生曾謙遜的坦言:“予今年八十二歲,回憶六十余年學畫經過,老邁健忘,不能盡記,其間可喜可愉筆墨順適之日極少,多為探索前進,困而復學。如過急灘,奔流如箭,篙楫并舉,奮力鼓氣,而不自知舟之前進也。當此之時,食不甘,寢不熟也。一藝之成,甘苦自知,有不足為外人道者,及其深入傳統,入之彌深,出之彌堅,行者凝神以視,休則宜焉以思,睡則夢中瞿然而醒也。蓋精神所注,無時不在畫也。長想及今尤未甚老,當然出新,以別于舊,賈其余勇作最后之沖刺,完成老年變法,此予之志業。”劉熙載在《藝概》中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從這個觀點來賞鑒陸老的詩書畫藝術再合適不過,有助于窺其堂奧。
諸宗元藏品專場主要看點在于:吳昌碩與諸宗元交游中,吳寫給諸諸多書法對聯,以及書札、信札。上海書畫社曾刊行《吳昌碩書札》凡二十五通,系上海朵云軒藏品。帖主貞公、大至、貞壯、大至翁即諸宗元(1874—1932),浙江紹興人,曾師從晚清著名藝術家吳昌碩,其詩詞與書法、繪畫造詣頗受時人稱道。著有《中國書學淺說》、《中國畫學淺說》、《病起樓大至閣詩》、《書法征》等。
諸宗元先生有詩名,以擅長五言長句或喻之為劉長卿,有《大至閣詩))(三百二十篇)行于世,梁鴻志、葉恭綽、夏敬觀為之序。且諸宗元亦擅長書法,吳昌碩與其交游、并經常請教于他,可見諸氏詩文上是有一定造詣的。而此次拍品中的幾幀信札過去從沒有公開過,也就自然不在《吳昌碩書札》之列了,并為這對源于“詩畫之緣”的忘年之交,再一次提供了實物證據。其中一間行書橫幅在吳昌碩的作品中也很少見到,還有吳昌碩向諸宗元請教詩文的《詩稿》,從中可見吳昌碩與諸貞壯交游之親密。另外還有諸多名家與諸氏交游,并有書畫作品相贈,例如張大千《東坡游赤壁圖》、黃賓虹《秦鬟軁圖》、潘天壽《富春江上》等也都是精品力作,而且這些作品均由諸宗元親屬提供,確保了作品來源的可靠性。
除了專場拍賣以外,本季春拍浙江長樂推出近代名家、賢士書畫作品較之以往,在品相、藝術價值方面實有過之。有黃賓虹《溪山深處》與《西泠曉望》、齊白石《燭照吉壽圖》、林風眠《河畔》、潘天壽書法及山水、傅抱石《青島魯迅公園》、張大千《人物》四屏、何紹基書法、趙之謙書法、吳昌碩篆書及花卉《紫藤》等。另外還有傅抱石、黃胄、何海霞、劉文西、關良、葉淺予、周昌谷、周思聰、范曾、何家英等人的人物作品;虛谷《金魚》、徐悲鴻《綠茵鳴雞》、張書旂《絲瓜雙雞》等書畫精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