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作令人驚,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觀賞京城名畫家趙俊生君的人物畫和山水畫令我驚喜令我思:驚在筆簡意深,喜在幽默風趣,思在畫中所揭示出的生活意味和深刻的傳統文化內涵:他筆下的那些簡括的山水和多趣的市井人物所傳達的是幽閑而清逸的神韻就畫的意境而論當屬現代新人文畫中的“逸品”。
俊生君出生名畫家門第,父親趙松濤是天津畫壇八老之—,他家學之外又在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學受到過規范而完備的中西繪畫教育。爾后參過軍,他又長期在中國美術館工作,能中擅西:油畫、水墨畫,山水、人物和連環畫皆精到,他是位具有高而全面的藝術修養,這使他在繪畫領域能縱橫馳騁。 由于他對傳統水墨畫的厚愛,所以終歸水墨人物畫和山水畫,他的畫根植于民族傳統又吸收西方現代觀念和畫法,畫中所寫藝術形象得意而沒有完個忘形,在他的意筆畫中做到了融合中西畫理畫法于一畫,達至天衣無縫。
考量一位畫家的藝術創造成就,主要看他能否從縝密的傳統中走出來,建樹起屬于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這種獨創性表現在對題材有的發現和選擇,能從人們司空見慣的生活中發現美,在造型手法和形象的審美效果是否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時代性和個性。在俊生君的人物和山水畫中我們看到,陳洪綬、石濤、八大山人朱耷和任伯年等先賢和從民間民窯瓷器上吸收的造型造境與筆墨語言的影子也看到他從德國表現主義那里借鑒來的色彩,變形夸張的造型手法,更看到畫家從老北京天橋感悟的那種三教九流市井人物的生活情趣,形象和情感,他那夸張、幽默的造型形象令人喜笑,如同一出出詼諧的啞劇和相聲,京味、土味十足。
俊生君的水畫人物山水畫很講究用筆,擅于用書法入畫法,線條富有激越的動感,所寫藝術形象充滿生命的活力和精神氣。我曾有幸目睹俊生君作畫的神情儀態,他那種隨情隨意書寫,看上去是一種閑散作畫,其實那種閑散是一種成竹在胸的藝術勞動,他筆下的山水空靈、寧靜、幽深而簡括,特有高古趣味。古人云:“畫以簡貴”如尚簡入微則洗盡塵滓,獨存孤迥,煉金成流,去渣存精,俊生君的畫達此境界。
在當今現代補會,工業文明和市場經濟給自然和人類精神帶來的破壞與污染,激烈的競爭、浮躁,急功近利,使人們感到生存的危機和不安,在這種社會氛圍里觀賞俊生君的畫無疑是鎮靜劑,得到一中心靈的撫慰,賞他的畫過目不忘,也難忘,獲得一種視覺和心理的愉悅,精神的啟迪,清人笪重光說過:“寓目不忘,必為名跡”,所以我認為俊生君的畫從畫意、畫境和畫法上都屬于現代,他是從傳統走進現代的一位藝術風格鮮明的畫家。
(作者: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美術評論家、畫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