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的作品能夠最大范圍的傳播,才是它的最好歸宿!”7日上午,“周韶華藏湖北版畫作品捐贈儀式”在湖北省藝術館舉行,著名藝術家周韶華為他多年珍藏的27幅版畫作品找到了“最好歸宿”——無償捐贈給國家,由湖北省藝術館永久收藏。湖北省藝術館館長傅中望告訴記者,周韶華捐贈的部分作品將參展該館于7月10日舉辦的《回顧與展望——湖北版畫藝術展》。
“我曾經3次成規模地捐贈過自己的作品,但捐贈藏品是第一次!”談起這次捐贈起因,周韶華稱“傅中望是我很好的朋友”,但最能吸引他的理由是“將藝術家的作品最大范圍地傳播出去,能被大家所欣賞,才是藝術品的最好歸宿。”
周韶華回憶,上世紀80年代,他曾主動向家鄉山東榮成縣捐贈了80多件自己的作品,但是并沒有得到“善待”,作品非但沒有與公眾見面,甚至遺失了很多,這件“傷心事”讓他之后的捐贈行為都更為謹慎。在他看來,藝術品都應該作為“展品”公諸于眾,而不能成為“藏品”束之高閣。
在周韶華此次捐贈的作品中,包括27件版畫作品與5件書法篆刻作品。版畫作品有上世紀70、80年代湖北工業版畫代表人物的力作,也有藍玉田、馮漢江等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多幅作品曾分別在國家級版畫展、全國青年美展及“湖北工人畫廊”展等展覽中獲獎。如馮漢江的《豐腴大地》,一冶版畫作者肖曰富的《編網》、傅勇的《天涯芳草》、傅樹清的《暖融融》、張志行的《大廈之窗》、王美居的《銀花朵朵》、禹季凱的《小師妹》等。
“其實我希望多捐點,但太忙了,很多收藏來不及清理。”周韶華告訴記者,此次捐贈的作品大部分收藏于上世紀80年代,時任湖北省美術院院長的他常常去中國第一冶金建設公司考察,在那里他看到了很多工人創作的工業版畫,因欣賞他收藏了不少。湖北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張廣慧稱,湖北工業版畫的藝術成就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周韶華捐贈的這些作品不僅僅有其藝術價值,更反映出了湖北版畫創作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
據悉,即將開幕的《回顧與展望——湖北版畫藝術展》,由湖北省藝術館、湖北省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聯合主辦,展出自上世紀30、40年代至今,與湖北有著密切聯系的老中青三代70余位藝術家的版畫精品約300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