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秋冬時裝周第五日可謂是中國80后設計師的天下,這一天我們不僅迎來已經在國內小有名氣的男裝設計師張弛的新品發布,時裝設計師劉嘉、以及新銳時裝設計師蔣翎、Nio、AngelaChen,也為時裝周奉獻了精彩的時裝秀。

這些80后設計師都有海外求學經歷,大部分曾有國際知名品牌實習的經歷,他們張揚、不拘一格,“無人為敵”的豪言壯志也讓人另眼相看,但作為一門在實用和藝術間徘徊的行當,初生牛犢固然勇氣可嘉,功成名就卻需另一番才氣。
出名趁早:妖孽橫行!80后設計師異軍突起
一早被媒體冠以“少年才俊”的服裝設計師張弛本次帶來的秋冬新品靈感來源于王爾德的童話《道林格雷的畫像》,張弛將之解釋為“兩面性的人”,就像道林格雷俊美外表背后有一張輩經摧殘的畫作,每個人都有兩面性。所以這一系列設計作品中,我們看到皮革拼接的西服、蕾絲包裹的男士襯衫、小披風下的透視衣裳,加上模特刷白墻一樣的臉和烏黑的唇,整個秀場彌漫著“暮光之城”的僵尸氣息。

張弛的模特臉白白給人“僵尸”感

蔣翎的“海膽”模特跟環保有啥關系?
且行且看:前方有霧,80后設計師一路走好
海外求學是不是成功捷徑?初生牛犢當真無需畏虎?
這些命題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海外求學的經歷以及資訊的發達,我們確實有理由相信80后設計師較之以前的設計師在眼界和信息方面更具優勢,但今天這篇文章卻不想虛偽的說些“假以時日”的漂亮空話,假以時日那是日后的命題,就現在的實力,80后設計師依舊是“仍需努力”。
一方面來說,一切藝術起源于模仿,以創新謀求生命力的藝術界后來者向來是吃虧的——責任田開拓殆盡,從已開拓中再開拓,不免為難,再做創新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過人才氣和智力,作為后來者,一個服裝設計師不是海外求學幾年、大牌實習幾個月就能傲視群雄了;另一方面,服裝設計除了是腦力活,還是個技術活,麥昆大師當年窩在裁縫鋪里靦腆的練習畫板時不知道有沒有想到日后自己會名揚海外,但他肯定抱定了要“好好做衣服”的信念,時尚界不僅僅是要大張旗鼓勇氣可嘉的作秀造噱頭,基本功能從衣服里看出來,踏踏實實做本質工作也是成功的重要步驟。
時尚界不是娛樂圈,不是耍滑頭、造噱頭的大秀場,我們希望能看到腳步踏實的制作、眼前一亮的創作,今天我們看到了80后設計師的背景和勇氣,但僅僅有這些是不夠的,所以仍要奉勸一句:
80后設計師,前方有霧、腳下有石、且行且看,一路走好。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