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事陶瓷美術工作40多年。1979年有機會幫祝大年先生繪制北京首都機場《森林之歌》大型新彩陶瓷壁畫。后來也創作了不少大型陶瓷壁畫,遍及全國各地。通過10來年陶瓷壁畫創作工作,了解了人們對陶瓷壁畫是很歡迎的。它之所以受人們歡迎:一是它能夠代表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傳統的陶藝有著非常光輝燦爛的歷史和深厚的基礎;二是它以特有的質地美,特別是現代陶瓷壁畫更是以其豐富多彩的質地和內容豐富以及裝飾手法的多樣而受到人們的歡迎?,F代陶瓷壁畫表現力是強的,它不僅有陶瓷的質地美,而且更有很多豐富多彩的釉上、釉下顏色來表現其內容,本文就這幾方面的問題,從陶瓷工藝和陶瓷裝飾如何用于現代壁畫創作進行探討,不對之處請批評指正。
我國有著悠久而光輝燦爛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祖先把天然物質燒出了各種日用陶器,在這些陶器上刻劃了樸實裝飾紋樣,這些原始的藝術,是從人們的生產勞動和客觀生活中來,洋溢著生命力。造型藝術的開端,原始藝術就是陶器,它比繪畫雕塑要早得多。
瓷器的發明,是一個質的飛躍。2世紀,浙江已燒制成熟的青瓷,經過兩晉、南北朝及唐宋生產青瓷為主的浙江,并影響全國各地,普遍發展。
名窯創建,南北各窯各具特色,定窯,位于河北省曲陽縣,它以白瓷為特色,兼燒醬、綠各色瓷器,有印花、刻花、劃花等多種裝飾方法。磁州窯,位于河北省磁縣,它以白地黑花為特色,這種裝飾方法把制陶瓷工藝與繪畫技法兩者融合在一起,成為自己的特色。鈞窯,位于河北省鈞州,因地屬鈞州而稱為鈞窯,六朝以來制瓷工匠熟練地掌握了釉中含鐵的規律燒出了青瓷和黑瓷,后來創造性的用釉中含有銅燒出了紅色釉。這是800年前的一項重要的發明,也是后來燒制各種顏色釉具有關鍵性的發展。龍泉窯,位于浙江省龍泉縣,產品特點是釉色蔥翠,利用釉和胎在燒的過程中,收縮不一,呈現大小不同的碎紋片,稱紋片釉。馳名中外的唐三彩陶器是在漢代低溫鉛釉陶器的傳統上,運用淋漓變化的釉色,發揮它美妙的裝飾效果。后來有宋三彩、遼三彩,直至清代的素三彩。
元、明、清三朝是彩瓷隆盛時期,青花、釉里紅是釉下彩繪藝術的高峰,創造性發揮了鈷和銅的作用。尤其以青花瓷為突出。
明末清初時期,陶瓷裝飾更加豐富多彩,也出現了暗花彩繪、堆貼、加彩、浮雕、刻花、印花、剪貼和各種釉上釉下裝飾形式,表現技術可謂諸法具備,成為明清以來裝飾藝術由圖案轉向為繪畫,實現題材取代了抽象的幾何紋飾,不論人物、山水、花鳥大都歸附名家風格,筆墨精練、工寫兼備,我國的陶瓷藝術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單色到多色,花色之完美,手法之巧妙,都足以證明它的表現是非常出色的。
陶瓷發展過程,經歷從陶到瓷,從青瓷到白瓷,從白瓷到彩瓷幾個階段,它不僅具有南北瓷質美的特點,而且在裝飾顏色上具備了完美的、有高溫低溫各種色釉,有高溫釉下彩,釉下彩方面有青花、釉里紅。有低溫釉上彩,釉上彩有古彩、粉彩、新彩各種。
陶瓷顏色是用金屬彩料,要經過氧化或還原的火候燒成,高溫顏色要燒到1300℃—1400℃,“低溫顏色”(釉上彩)燒成700℃—900℃,陶瓷是火的藝術,不經火燒不成藝術,不經火燒出不了顏色,這與別的工藝呈色是不同的。
陶瓷顏色與其他顏色不同的另一方面,它與釉相結合,釉上彩又與溶劑(玻璃質)相結合,顏色燒成后,本身就帶有光澤,容易出光輝燦爛的效果。陶瓷的高溫顏色釉、色感和質感匯成一體,白瓷如寶玉,這些顏色是任何顏色無可比擬的。陶瓷顏色在色彩處理上與其他繪畫有共性也有特殊性,有時幾種顏色在一處,在高溫的流動下,它與坯釉結合會產生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藝術效果,對于陶瓷顏色的特殊性,要在實踐中去體會,以上是反映高溫顏色釉、低溫顏色釉、釉上彩顏色,它的效果又和一般繪畫近似,它可以畫成油畫的效果,也可以畫成國畫大寫意效果,粉彩可以畫成工筆宋畫效果。青花、釉里紅在坯體上作畫可以達到生宣紙的水分層次效果。繪畫及圖案都能在陶瓷上表現出來,而且永不褪色。
中國土地遼闊,陶瓷礦產豐富,產瓷區遍及全國,并各具特色,我們祖先給我們創造了很多很豐富的制瓷和裝飾的寶貴經驗,只要我們去挖掘、利用、發展它,把它擴成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陶瓷壁畫是很有條件的。要搞出完整的、有陶瓷特色的,藝術性很高的陶瓷壁畫,要在兩者的結合,有豐富經驗的陶瓷藝人和藝術修養很高的國畫家、油畫家以及其他畫種的畫家合作才能達到,這里有相互促進和相互提高的因素。過去景德鎮御窯廠制作的貢瓷,造型畫面設計,是宮廷里的一些名人畫家所設計的,拿到御窯廠陶瓷藝人去制作。清末、民國年間,也有很多文人畫家到景德鎮繪制瓷器,他們繪制出來的瓷器,格調就完全不同,屬文人畫裝飾瓷器。后來大多數在景德鎮定居了,形成了景德鎮“珠山八友”畫風。通過后來繼承、發展,拉開了創作壁畫的序幕,出現各種不同形式的大型壁畫,深受群眾歡迎。近年來,有很多畫家,不滿足自己的畫種搞壁畫,拿畫稿到產瓷區去和陶瓷藝人共同合作,出了不少工藝效果好的藝術性很高的陶瓷壁畫,有唐三彩、釉上彩、釉下彩、色釉、色片鑲嵌等,發揮了各瓷區特色,這是很可喜的。是我們用陶的原材料裝飾壁畫,畫家和陶瓷藝人結合的一個良好的開端,也取得了一定成績,有的作品震驚中外。讓我們繼續努力、挖掘、研究祖國的陶藝,充分利用陶瓷材料和表現方法,發揮它的特性,使陶瓷壁畫更上一層樓。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陶藝、陶瓷壁畫的發展也勢在必然。我國的陶藝和陶瓷壁畫最能反映一個國家的文化藝術水平,最能反映一個民族精神氣質,我們的傳統陶藝有著非常光輝燦爛的歷史和深厚的基礎。我相信我們的傳統陶瓷藝術和現代陶瓷壁畫一定會發揚光大,并登上世界藝術高峰。
1988年11月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