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燦波作品\何燦波《塔影移空》119X123cm 2007
2010年7月4日《藍·波 — 何燦波作品展》于北京798藝術區在3畫廊開幕,到場藝術家云集。田黎明等當代水墨名家到場并致辭。何燦波的水墨作品是關注當下人的存在狀態的。對人的生命意志的關注使現場的作品與觀者產生關聯。何燦波的作品具有很強的符號性,符號化人的形象很容易想起基思·哈林(Keith Haring)和讓·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他們都致力于把日常生命的標志與記號移譯成一種具有可供公眾交流潛力的表意符號語言。區別在于,哈林的符號屬于卡通詞匯---發光的兒童、狂吠的狗、飛碟等,他力求以波普藝術的形式傳遞現代商業社會的啟示錄。而巴斯奎特色彩斑斕的藝術中布滿了面龐巨大、平整而似非洲面具的圖解式人物,而其背景則由于用了英文單詞、箭頭與方格、王冠與火箭以及摩天大樓等涂鴉符號而顯得十分活潑,他將原始風格與現代城市的歷史反差以一種粗獷豪放的方式統一于畫面,獲得了智慧與野性的平衡。而何燦波的作品著重于人與現代城市的關系,密集的人物擁擠于金字塔形的屋檐下,而現代建筑符號又漂浮在水墨氣韻營造的背景之上。何燦波的作品從材料技法到畫面語言形象都有非常個人化的表達。

中國當代水墨不僅在對傳統中國畫的語言、技法、媒介繼承和發展,同時藝術家也用個人的獨特體驗在參與對當代人精神生活的建構。作為符號與抽象的表現,何燦波無疑是今天中國畫壇的一位突出的代表,他的作品既擺脫了許多畫家在不斷重復的中國繪畫傳統的語境,又巧妙借用中國傳統藝術中沉默的意境方式,以清新的風格和明確簡約的繪畫語言,創造性地表達出今天人精神世界中對于自身與隔離的關系和冥思。何燦波這些疏離的、孤立的人形符號,虛實相生,與強制性出現的一些直線構成不同的張力,結合繪畫中不同的抽象背景,展現出一個沒有時間標記的世界。在這個如夢境的,熟悉而陌生的超現實的空間,仿佛聯接著一切的過去與未來。在這樣的空間中體驗到的,是自工業化革命以來自然界與人之間關系的變化:外在的物象與內心的感覺。這是帶有問題的一種視覺審美與較量,藏在繪畫背面的,是充滿無限的精神底蘊。
何燦波的作品對表達對象和信息處理多是隱性的,是從文化、社會、歷史等不同背景的信息融會,再以個人體驗生發出來。這要求我們對他的作品的解讀需要一定的思想的包容性。從表現主義到抽象,我們看到了德庫寧變形的女人、埃爾格列柯抽長的圣徒、賈柯梅蒂壓扁簡化的行人,藝術家面對挫折、渴望、憐憫,以自身的方式表達自己,構造出個人的語境,表現著不一樣的情感和心境。而面對何燦波的作品,使我們看到了熟悉而陌生的“人”的自己。何燦波的作品既是從個體的體驗來實踐精神世界的建構,同時也是當代水墨發展的實踐者和推動者。據悉展覽將持續至8月12日。


藝術家簡歷:
何燦波,1966年12月生于昆明。
1989年畢業于云南藝術學院。
1999年,應日本文化部出資邀請,日本海外藝術家特聘,到東京訪學。
1999年至2000年在日其間,特聘為日本多摩美術大學美術學部大學院藝術研究員。
2006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班水墨人物專業,師從田黎明教授。
2008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現居北京和昆明。
個展:
2000年,《告別孤獨—何燦波水墨作品展》 日本東京UNAC畫廊
2006年,《水墨中國-何燦波作品展》 上海美術館
寧波美術館
主要展覽 :
2003年,《今日中國美術展》 北京中華世紀壇
2004年,《點•輻射與深入—來自紙墨的視覺表達 中國當代藝術展》
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 廣東美術館
2004年,《第19屆亞洲國際藝術展》 日本福崗亞洲美術館
2005年,《視覺驚艷-上海青年美術大展》 上海劉海粟美術館
2007年,《東西對話1》 德國科布倫茨梅特涅藝術博物館
2007年,《不是東西——水墨的精神第一回展》 成都K畫廊
2007年,《戒色—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展》 鄭州十方藝術館
2008年,《中國當代美術文獻展》 北京歌華美術館 墻美術館
2008年,《中國水墨年度匯展》 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
2008年,《上上國際藝術年展-水墨主義專題展》 北京宋莊上上美術館
2008年,《第23屆亞洲國際藝術展》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
2008年,《方位——水墨展》 北京文津國際藝術中心
2008年,《21世紀水墨學術邀請展》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2009年,《水墨》 北京798 9空間畫廊
2009年,《水墨當下--上海新水墨大展》 上海朱屹嶦美術館、正大美術館
2009年,《中國當代紙本水墨藝術展》 白俄羅斯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
格魯吉亞國家歷史博物館
2009年,《中日韓當代水墨藝術聯展》 韓國首爾 物波畫廊
2009年,《領升2009中國美術批評家提名展》 北京當代藝術館
2009年,《水墨聚焦國際藝術展---走進印度》 印度新德里泰姬·馬哈酒店
2010年,《水墨方式與空間》 中國北京 宋莊東區藝術中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