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藝術網:請您簡單概括一下吳冠中老師的藝術成就?
李磊:我覺得吳冠中先生是一個融匯中西藝術精髓的一個大師,他的藝術實際上是植根于中國傳統的審美和藝術情趣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首詩、一篇散文,吳先生的畫和他的詩、文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看吳先生的畫不僅僅是看畫,還要看他畫里邊的文。但是他又不拘泥于傳統的藝術表現方法,他以非常開放和兼容的心態和方法把西方藝術的優秀表現手法——比如說色彩的運用、構成的創新,都是兼容了西方的一些創作方法,但是他作品中的情趣和格調卻達到了是中國藝術一個非常高的境界,中國文化所追求的那種境界。我覺得吳先生是當前我們藝術家當中把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融合得比較好的一位大師,應該說是我們時代的一座藝術豐碑。
雅昌藝術網:您能回憶一下您與吳冠中老師之間比較令人感動的小故事?
李磊:我有幾次跟吳老先生的接觸,記憶比較深刻的就是我第一次跟吳老見面。那是2005年,我到上海美術館以后接手做吳冠中先生的藝術展,一次我到火車站去接吳老,當時吳老看到我,他很高興,他說:“你年紀很輕,做館長說明你水平很高嘛。”他也很風趣,對我說:“我辦展覽就像做喜事,你看我穿了一件紅衣服。”他當天真是穿了一件紅顏色的夾克。本來我們對大師是很敬畏的,言行是比較拘謹的,但是他的風趣一下把我們的距離就拉近了,大家就很隨意了。
后來還有一次在杭州,吳先生在他的母校——中國美院舉辦一個展覽,當時有一個研討會,有很多學者、藝術家都參加了,我也參加并做了一個發言。我當時的發言的中心內容就是闡述中國文化的發展和人類藝術的追求都有相似的地方:西方的文化是以批判入手,最后達到精神的超越;中國的文化以和諧和建設性的意見為主,從美入手最后達到精神上的超越。但二者最終都是要在思想上、在文化上超越人們生活的范圍。我覺得吳冠中先生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他的藝術追求恰好能夠代表兩個方面綜合追求的目標,所以說,今后能夠帶領中國文化的藝術家中,我覺得吳冠中會是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當時吳先生年紀也很大了,堅持要參加研討會,想聽一聽大家的意見,他一直有點兒閉目聽,聽了我的意見以后,我發現他的眼睛亮起來了,并且不斷點頭,后來有老師問“你覺得今天的發言怎么樣?”他就說:“我聽下來,我覺得李磊的發言很好,跟我的想法很一致。”
后來他準備捐作品給我們,他打電話給我,他說:“我要安排一些后面的事情,我想跟你商量,。”于是08年的年初,我到了北京,他把捐贈的想法跟我說了,并且準備好了一個清單,他說:“我沒有任何的要求,我的藝術,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的真諦,我要讓它們找一個好的歸屬,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的藝術是有水平和高度的,我希望有一面墻,讓大家看得到什么是好的藝術,我就非常滿意了。”他還對我說:“我覺得你們能夠做好的,所以我把這些事情托付給你們。”我覺得吳老先生從來不說他的藝術品值多少錢,而是覺得自己的藝術不僅僅是他個人的,還是國家的,我感覺他非常熱愛國家和民族,雖然他沒有什么很漂亮的話,但是他很實在,他覺得好的藝術就是要讓大家看到。他也很自信,他說:“我這個藝術應該是好的藝術,要讓大家看到。”
雅昌藝術網:吳冠中老師的逝世對藝術界也是一個重大的損失,您覺得他對藝術界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李磊:我覺得隨著吳先生的去世,對他的評價,大家會趨于客觀,會更加重視和尊重他的藝術成就,因為他在世的時候,由于他看問題比較尖銳,言辭也比較鋒利,在涉及到一些討論問題的時候,大家也會持有不同的角度和意見。隨著他人走了以后,他的藝術思想、人文精神、藝術成就會被大家更加客觀地來進行評價。就像一座高山,我們退得越遠,他顯得越高,我們能看得更加清晰。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