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當代藝術圈很小,對整個社會和公眾的影響其實很小,所以我們也一直在探索拓展到當代藝術圈子之外的影響力。在中國,最早是瑞銀來中國,想做一個藝術基金。因為瑞銀是一家外資銀行,不能在中國發行基金,所以找招商銀行合作。雖然他們在方案上已經做得很完善,但這樣的合作畢竟是兩家中外銀行,很多程序上沒法對接,以及一些具體操作上的問題,就沒有推到市面上。市面上大家知道的可能就是民生1 號產品,以及保利和建行去年發行的“盛世一號”。
多方參與
我們考慮藝術投資基金這個事已經很久了,和中國銀行私人銀行、招商銀行私人銀行反復研究方案,到現在已經研究得非常充分了。預計下半年會發行這一基金,全名應該叫“藝術品投資信托計劃”。這里面有好幾方來參與,中國當代藝術基金會在民間募集資金,中行、招行在他們的私人銀行募集,募集到的投資款項交給一家信托公司管理,墻美術館作為藝術顧問對購買的藝術品進行選擇、鑒定、估價和保存。
操作屏障
去年整體方案就已經做出來了,但一直遲遲未發,是因為一些具體層面的問題,譬如藝術品如何鑒定真偽、估價、保險,國內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權威合法的中立鑒定機構出具證明書,藝術品的真偽到底誰說了算;價格也是,沒有機構可以給予中立的參考意見,因為價格不確定,保險就很難實行。所以是這些細節上的小問題導致大的產品還沒有出來。但今年我們已經制定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
建立公信力
我們開發這個產品,產品的信息要做到透明化,譬如我們定期買了什么東西,通過什么渠道賣出去,都要公開透明,給客戶一個穩定的心理,否則他都不知道他的錢是怎么運作的,就容易產生不信任。追逐利潤肯定是目的之一,但另一個關鍵是不能失去公信力。因為當代藝術發展時間很短,內部有很多問題,會對公眾造成很多負面的影響。
投資方向
基金投資方向主要是中國書畫和油畫,但不限定時期,從古代、近現代到當代在美術史上有定位的作品。首先一定要是真的,其次價值在美術史上已經有所體現的,參加過什么大展、被什么知名收藏家收藏過、出現在什么樣的著述中,全方位地對作品進行學術上的評估。封閉期為五年,第四年起會開始出售。藝術品投資的回報不會很快,其實我們對銀行和信托公司的建議是最少封閉8 年或10 年,但銀行的考慮是其他理財產品的時間都很短,客戶的心理預期就達不到我們希望得那么長,所以5 年是一個折衷考量下的年限。
銀行為何介入藝術
這兩年銀行似乎越來越多地介入藝術,大家就以為是銀行資本介入藝術,會對藝術市場有一個新的推動。我認為這是被媒體放大的信號,現在還根本沒有到一個資本介入的層面。但為什么現在銀行都愿意和當代藝術綁上紐帶,銀行之間競爭的其實是服務,他們會絞盡腦汁地思考還有哪些增值的理財產品。銀行意識到與藝術合作不僅可以給他們盈利,還可以給他們帶來媒體宣傳。而就私人銀行的高端客戶來說,99% 的客戶對當代藝術是不了解的,或是沒有興趣的。為什么這些客戶他不去畫廊、拍賣行或找經紀人直接購買藝術品,而要通過銀行來購買呢?這里是一個信任的問題。私人銀行的客戶們非常信任他們的客戶經理,通常一個客戶經理管著十幾個二十幾個客戶,他們之間的信任紐帶是很強的,所以銀行向客戶推銷什么理財產品時是比較有效的,再加上信托公司和美術機構的多重保險,客戶就更放心地投錢了。藝術銀行的出現一定會打破原來藝術市場的格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