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敬華最早由上海博物館、文物商店、文物系統(tǒng)組建,后由上海文新集團收購。但由于長期由外行人員經營,業(yè)務狀況不理想進入一個低潮期,后經多方牽線搭橋,包括雅昌的高層引薦,找到曹向東接手,近幾年在慢慢有新的起色。

張大千 芭蕉仕女
記者:請介紹下今年春拍的情況
曹向東:由于世博的原因,我們把時間定的比較早,4月25日就拍了。
今年勢頭非常好,尤其成交率,很多東西像長安畫派的,我們以為四五十萬的東西居然拍到一百多萬。
記者:蘇富比此次在當代藝術拍賣中藝術大家早期作品表現搶眼,年輕藝術家成績凸顯,回暖跡象明顯,在接下來的大陸拍賣中是否仍會有良好表現,對此您怎么看?
曹向東:當代市場我只是有些了解,沒有真正涉足。之所以這樣,除了我對傳統(tǒng)國畫更加偏愛之外,再就是我認為,當代市場更像是純粹的商業(yè)投資。有些當代中青年畫家的作品被賣到了幾千萬,這在我的藝術品價值觀念中是不能理解的,并且我所了解的幾位身處市場一線的當代名家,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在持續(xù)投資如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黃胄等傳統(tǒng)大師的作品,比我們還要堅定。
我之所以做拍賣,是想能夠將我從事藝術品行業(yè)二十多年所獲得的良好經驗發(fā)揮出來。希望盡我專業(yè)所長,力求將敬華拍賣做得更加純潔、嚴肅,能夠對得起買家賣家,絕不單單是利益。只要過程做好了,付出努力就會有回報。經營藝術品也是玩的一個過程。我喜歡畫,畫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上海敬華拍賣總經理 曹向東
記者:上海長三角地區(qū)在藝術品拍賣上的地區(qū)優(yōu)勢有哪些,如何挖掘優(yōu)勢促進市場更快發(fā)展?
曹向東:長三角地區(qū)的經濟發(fā)達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江浙滬地區(qū)有這人所共知的深厚的文化底蘊。海派收藏有著傳統(tǒng)而系統(tǒng)的文化內涵。這些在我看來都是其他地區(qū)所不具備的。我想給我們的藏家提一點建議做為參考:多點耐心。
上海這個地方,雖然前幾年不太火爆,但現在,尤其今年南方市場開始起來了,而且全國全世界的買家都在關注上海。上海這個地方的文化底蘊深厚,其實最大的買家很多都在上海。作為拍賣公司,上海要做出上海的特色,把握好細節(jié),把握好質量就會推動市場。
記者:國外拍賣行(蘇富比 佳士得等)對亞洲尤其是中國內地市場的重視逐步增加,亦開始加強市場拓展,在此情況下我們如何保持自己的優(yōu)勢,應對競爭?
曹向東:中國藝術品在中國的土地上才能拍出好的價格。國外的拍賣行在中國藝術品上還是做不過我們本土的。比如嘉德,這次的東西非常好。我預計這一場他們會拍出20個億。(記者注:后來確實拍出了20個億)
記者: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國內各大拍賣行增加了在海外征集的廣度和力度,如何利用國際市場和藏家資源推動內陸拍賣市場的發(fā)展?
曹向東:因為競爭太激烈,大家都跑去臺灣、日本、美國等地方征集中國作品。有很多老畫都是有著錄的,而且國外的人對這些藝術品的價值認識不夠,所以回流后有很好的差價。目前各大拍賣行在海外作品征集上已經做的非常好了。
只要東西質量好,把關嚴就一定沒問題。質量決定了一家拍賣行是否可持續(xù)發(fā)展。
現在的行業(yè)發(fā)展是良好的,大家在質量把關上都下功夫了。像嘉德、保利、匡時東西質量都非常好。我預期嘉德這場拍完后,中國藝術品價格會有一個新的突破。大家都在看著這場的結果。
記者:目前樓市、股市不景氣,社會上的閑散資金是否會進入藝術品市場。
曹向東:閑散資金會進入藝術品市場,肯定的。這個行業(yè)一旦進入后就容易上癮。其實每一個企業(yè)家后面都會有一個藝術品投資顧問。他們會幫助把關,但這跟顧問的眼光有很大關系。要培養(yǎng)市場,推薦好的作品,不要打擊投資者的信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