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薈萃書畫經典,奉獻文化大餐,追求藝術消遣,升華人生美感。”2010年北京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將于6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飯店C座金色大廳預展,6月13日正式拍賣。此次拍賣共推出中國書畫、瓷雜珍玩兩個專場,匯集拍品近700件,異彩紛呈,亮點頻出。
馬和之的《詩經山水人物畫卷》無疑是本次拍賣會的一大亮點。自宋代畫家李公麟作《豳風圖》后,以《詩經》為畫題的創作和臨摹便歷代不衰,其中當數馬和之的《詩經》詩意畫最為著名。馬和之抓住原詩中的某一個細節,發揮自己的主觀想象,以淺顯易懂的繪畫語言繪制出號稱三百篇的《詩經》插圖,在繪畫創作上堪稱工程浩大。馬和之用筆起伏,線條粗細變化明顯,著色輕淡,筆法飄逸流利、活潑瀟灑,富有韻律感,出入古法,脫去習俗,自成一家。其繪畫風格與唐代吳道子相仿,當時有“小吳生”之稱。
古籍善本一直屬于曲高和寡的收藏品種,因而參與其中者不如書畫、古董珍玩參與者那么眾多。不過近一時期,該板塊的藏品呈現了穩健上升的走勢,書札、寫經、碑帖等藏品有了新行情。寫經的學術價值、文獻價值很高,即便不是出自名家之手,它們依然不乏追捧者,尤其是近幾年,每每有寫經類拍品都會吸引藏家的關注。2004年,一冊明末清初的《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就有了269.5萬元的身價;一卷《般若波羅蜜菩薩教化經》在2007年翰海春拍上以291萬元成交;2008年,一卷唐末五代敦煌寫經以224萬元在誠軒成交。此次四方春拍推出6米長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乃隋朝大業時期作品,章法上排列整齊,字的結構也漸趨妍美,且多扁方形字。用筆上提按動作得到了強化,強調線條的兩端,用筆法度嚴謹。
此外,傅抱石的《人物山水圖》,齊白石的《荷花鴛鴦》,張大千的《峒關浦雪圖》、《李白行吟圖》,徐悲鴻的《三駿圖》,吳昌碩的《花卉圖》等,名家領銜,豪氣襲人。
四方春拍瓷雜珍玩專場亦有近400件拍品呈現給藏家。其中款識“大清乾隆年制”的珊瑚釉軋道花卉紋梅瓶,不僅釉色均勻、光潤,器物的造型、制作、彩繪也都極為精細。昌化雞血石雕花卉擺件,上半部昌化雞血石原料血色鮮活,自然深沉;下半部以壽山石花卉作為底座,石質純凈。兩者相映成趣,甚為難得。田黃雕松下老人擺件,高10.7厘米,隨行琢刻人物故事紋,刀法犀利,紋飾精美,是一件田黃佳作。和田白玉鏤雕雙羊如意紋掛件、黃楊木雕靈芝如意、白玉雕雙螭紋帶扣等拍品也都頗值得玩味,相信會使藏家不虛此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