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松喦的畫作——白鷺洲 6月3日,北京保利春拍上,“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書法《砥柱銘》卷以3.9億元落槌,加上12%的傭金,總成交價達到了4.368億元,遠超200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圖罐》創造的約2.3億元中國藝術品成交紀錄。有人說《砥柱銘》的成交代表著中國藝術品走進新階段,也有人說是金融市場的低迷成就了收藏品投資。不論原因何在,中國藝術品身價大幅提升是事實。 成交最高360萬元 記者從主辦方江蘇嘉恒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了解到,此次春拍競拍藏品有700件,其中中國書畫占據了半壁江山,總成交率在80%左右。該公司書畫部的陳祥德告訴記者,書畫類競拍原定于當日下午1:30開始,由于競拍者增多,排隊拿號延遲了15分鐘才開始。最受矚目的仍然是3件黃賓虹的真跡。其中,4.2平尺、底價100萬—120萬元的《蓬峰倚天圖》以360萬元成交,拍出本次春拍的書畫類最高價。“確實高出我們的預期。”陳祥德表示,究其原因,應該是基本行情看漲,再加上受北京市場影響。 “南京乃至上海、全國的市場行情,肯定是要靠北京來帶動,所以某種程度上北京保利春拍對于我們這次拍品身價大漲有一定的影響。”陳祥德進一步解釋,相比北京,南京的價格肯定相對低一些,而且也不乏珍品。所以拍賣現場有近一半的藏家從全國各地趕來。“不排除抱投資心理的炒家,就連山西‘煤’老板也會慕名前來。” 本地名家書畫翻倍 大家名作飽受追捧,江蘇本地的名家作品也是一路高“升”。為南京人所熟悉的名家錢松喦畫作在此次春拍會上身價翻倍。據了解,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這類書畫的價格就有所上漲,此次春拍落槌之后更是從原先的10萬元/平尺左右漲到25萬元/平尺。此次競拍的12件錢松喦真跡中,一副以白鷺洲為主題的畫作不過1.5平尺,卻拍得40萬元的高價。 陳祥德認為,相比黃賓虹大作,江蘇本地名家作品出現價格波動很正常。“除了水墨畫,書法作品更是節節攀升。”比如,從此次拍賣會成交價格來看,蕭嫻的字從2.5萬元/平尺上漲到4萬元/平尺;林散之原先不過2.3萬元/平尺,如今每平尺價格已破5萬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藏家告訴記者,以此趨勢,過去“好字賣不過爛畫”的俗語可能要打破了。 “我們希望看到本地名家作品的突破。”陳祥德介紹,此次春拍會,書畫類成交率最高,而本地名家作品幾乎全部成交。 一家之言 書畫高價實至名歸 南京博物院特聘專家、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藝術品投資》書畫鑒定專家李路平教授,親臨了北京保利2010春拍會現場。對于南京春拍的價格波動,李路平并不認為與《砥柱銘》有關。“不可能因為一件作品而拉動整個收藏市場,而是整個收藏氣候形成的。”李路平告訴記者,《砥柱銘》的成交與其自身特質有關。名家手筆,資源稀缺,時代性又超過了文藝復興的年限。根據結構看,它也只是黃庭堅的中年作品,而不是代表作。“簡言之,4億多的價格實至名歸,如果再有代表作問世,必將出現更高天價。” 至于整個書畫收藏的較大提升,他認為與低迷的金融市場有所關聯。李路平表示,在收藏界,業內一直將中國書畫比作“紙黃金”,目前股市低迷,經濟前景并不明朗。收藏市場成為很多集團、機構重要的資金流向。這樣一來,書畫價格翻倍上漲也就不足為奇了。
保利春拍3天后,江蘇嘉恒春拍如期開槌,部分備受關注的書畫作品身價翻倍。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