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已經成為我們今天的生活主題,騰飛的現實正在以快捷的速度朝偏遠和相對落后的地帶輻射。更多的具有說服力的數字表明,政策的推行和計劃的實施,是圍繞著把經濟建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當作重點工程來推動,從而豎立起榜樣。讓世界看中國是我們今天的集體期望。作為一個身處于這個社會轉型階段的生活中的人,劉慶和以他對待自己多年來水墨藝術實踐的敏感和超越,同樣懷著他多思的心態,靜默地看待著今天的都市化進程和傳統文化繼承、保護和發展的問題。讓我驚訝且感興趣的是,劉慶和這次恰恰是選擇了像蘇州這樣一個典型的具有鮮明傳統文化和經濟快速發展的都市,作為他繼續強調都市文化思考并制造語言氛圍的表現性主題。他把潛在于都市發展積極亢奮的豪華景觀下面,文化發展和價值角度的關聯和人的生存境地等諸多問題,以他一貫地調侃、詼諧甚至冷漠的方式向世人宣泄著他個人的感受。思考在繼續,他的感受在這里得到升華,這是他的蘇州計劃最值得關注的。
實際上,劉慶和的蘇州“浮現”計劃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詩學中的隱喻美學,它并不是那么直接的邏輯化的再現,而是借用別的事物或對象通過含蓄的暗示來加以生動的視覺表現,因此,他的作品是經過對歷史和現實語境的轉譯而形成的一種新的視覺語言。正像劉慶和詮釋的那樣,“思想漂浮于水上,水下只能是你的假想。水上景觀和水下的影像甚至包括空中的云雨,肢解了現實中完美的風景,以此占據了真實的空間和心靈上的空間。沉浸在這美好祥和又有些詭異的氣氛中,心情舒暢還是精神抑郁,那就只能看每個人自我的心理素質了。”因此,劉慶和正是將傳統隱喻和現代觀念、雕塑裝置和舞臺戲劇、現實語境和現場空間進行了有機結合,才辨證地提出了觀念思考和現實批判之徑,從而建構了一種基于歷史記憶、虛假真實、審美判斷的個性化的藝術語言。
2010年4月28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