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1年,首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舉辦。開幕式當天,當地畫家對這個盛大場景作了一幅油畫: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正面臺階上坐著,與會的各國使節、達官貴人在臺階下分左右而立,右邊左起第一人是個身穿官服的中國人。
英國的《匹茨菲爾德太陽報》對油畫上的這一情節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希生與其他外國使節站在一起。當唱詩班唱起亨德爾的《彌賽亞》哈利路亞合唱曲時,希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突然從外國使節、達官貴人中走到女王前,優雅地向女王行了禮。”
這個希生就是油畫中身穿官服的中國人,他是當時停泊在泰晤士河畔的中國船“耆英”號上的廣東人,人稱“希生老爺”。“耆英”號是一艘三桅帆船,于1846年在廣州建成,全長近50米,載重750噸,柚木制造,主桅桿高達27米。1846年8月,幾名英國商人買下了“耆英”號,并從廣東招募了38位中國人擔任船員。希生正是其中之一,他留著長長的辮子,穿著長袍馬褂,看上去文質彬彬,被船上的其他人稱為“希生老爺”。
“耆英”號于1846年12月從廣東出發,經過非洲好望角,從印度洋進入大西洋,于次年7月到達美國紐約,停泊近8個月后,1848年2月17日,“耆英”號被一艘英國汽船拖動,從波士頓開始跨越大西洋,同年3月底抵達倫敦。
“耆英”號上有不少中國的特色工藝品,如瓷器,還有大量的茶葉和絲綢,因此在紐約和倫敦吸引了不少當地人士上船參觀。“耆英”號的幾名英國船主在倫敦大做廣告,吸引了成千上萬人來參觀這艘“流動的中國博物館”。希生穿上清朝的官服,作為中國的“特使”,其他中國船員也穿著各式中國服裝,每天在船上接待。維多利亞女王以及大作家狄更斯等名人都曾到船上參觀過。
希生儼然成了倫敦的明星,英國伯明翰造幣廠的雕刻師哈利德特地制作了這枚紀念章,該紀念章直徑45毫米,重30克,白合金質地,上面除了人像外還有“希生”兩個漢字,邊上的一圈英文為“MANDARIN HESING OF THE CHINESE JUNK”(中國船上的希生大人)。
由于在首屆倫敦世博會上有中國展品參展,所以希生便順理成章地作為嘉賓被邀請出席了倫敦世博會的開幕式。倫敦世博會開幕后,希生與廣東老鄉們還常在中國展室露面,希生也由此成了中國參加世博會的第一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