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今年是虎年,所以我特別想淘點與虎有關的藏品,也好沾點虎氣,但尋覓大小古玩市場,都沒有找到如意的“虎”,要么沒收藏價值,要么太大眾化,那種隨處都可見的“虎”,我實在沒興趣,要是放在家里被藏友見了還會笑我俗氣。
近日去外地旅游,游玩之余,我沒忘去逛逛當地的古玩市場,那地方不太大,古玩市場也只有那么幾家店鋪而已,品種也不是很多,卻沒讓我失望,因為我發現了一件褐斑虎形筆架,斑虎張開大嘴作撲食動作,外形神似,可真是虎虎生威。褐斑線條流暢自然,灰白胎質硬度也很高,品相完美,雖然暫時無法確定年代,但我喜歡它特別古樸的外形,喜歡它帶給我興奮的那種感覺。好在店主比較厚道,開出的價也不算高,沒費多少時間就談成了價格。
經過鑒定虎形筆架為明末清初磁州窯產,筆架總長為12cm,高4.8cm,寬度3.5cm,小巧玲瓏,可愛而不失老虎威風。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臺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據有關專家考察,磁州窯創燒于北宋中期,并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繼續燒制,燒造歷史悠久,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器型和紋飾為民間所喜聞樂見,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市井風情,其繪畫或書法風格往往粗獷豪放,灑脫不羈。
據悉磁州窯的胎體使用的是當地一種比較特殊的高嶺土,結構較疏松,淘煉不細,顆粒粗,常有未燒透的孔隙和鐵質斑點,含鋁量較高,另外原料中鐵、鈦等著色雜質含量高,胎色呈灰白或灰褐色。大多是為百姓日常生活而作的器皿,產量也比較大,但世事變遷,尤其是歷代戰爭,極易破碎的瓷器流傳到今天已是很不容易,能夠淘到一件完美的磁州窯虎形筆架也算是一種幸運,而且是在這充滿虎氣的虎年。
我將虎形筆架擺于書桌,每到周末練練書法,練累了就休息片刻,也讓虎形筆架發揮一下它的優勢,讓我擺放一下毛筆,感受一下古人寫字的快樂。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